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解放日报]让医学教育“活”起来

来源:解放日报
摘要:国际著名医学院最新的“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已出现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课堂上。现在则相反,老师列举一个典型的临床“头痛病症”,解剖、生理、药理等专业教师轮番上场或同台执教,在“看病”过程中把基础知识串起来。近年来,交大医学院教学改革新招迭出,让医学教育“活”起来,使医学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21......

点击显示 收起

    国际著名医学院最新的“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已出现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课堂上。按传统教学法,先上基础理论,再讲临床知识;现在则相反,老师列举一个典型的临床“头痛病症”,解剖、生理、药理等专业教师轮番上场或同台执教,在“看病”过程中把基础知识串起来。近年来,交大医学院教学改革新招迭出,让医学教育“活”起来,使医学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1世纪医学进入“活的医学”时代,面对患者,需要关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也成为一大趋势。交大医学院院长朱正纲指出,比照医学发展的新目标,我国医学教育还有诸多不适应,如各学科老师“各自为政”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教材多、课程多、考试多”困扰学生;受条件限制,学生动手实践,接触病人的机会较少等。
    交大医学院探索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伤筋动骨”,原先病理、解剖、组织学、影像等专业教师各讲各的,如今按照器官系统整合,原有课程体系被打破重组,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更有针对性,学生也易于接受。学院还将专业必修课削减了10%左右,同时开出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等许多选修课,扩大学生视野。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学院专门腾出一幢楼,投资建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其中特别增加“跨学科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可以自己提出实验课题,组建科研小组,学院给予经费支持,并配备导师。宽松的环境激发了本科生的创新潜能:两位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泛素———蛋白酶体及其抑制剂”,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肿瘤医学》杂志上;大三学生王建研究“黄芪甲苷对某种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引起业内关注,应邀参加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
    学院医学教育不只是教学生“看病治病”,更对学生输入一个理念:“病人”首先是“人”,医生应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床边教学”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育方法:老师常把学生带到病床边,让学生聆听病人的倾诉,了解病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与病人拉家常。学生期末考试有一项新内容———为“标准病人”看病。“标准病人”由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从市民中招募,为医学教育服务。有的学生专业知识学得很好,但“看病”时不善与“病人”交流,听诊前没有把冷冰冰的听诊器焐热,都要被扣分。(记者 徐敏)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7-10/20/content_85136.htm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