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张改平:心怀祖国的动物免疫学专家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摘要:其中应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现代免疫学高新技术创立的亲和分子克隆系统,被国外专家誉为“中国人的发明”,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再次谢绝英国同行的真诚挽留,回到了祖国,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创业之路。为此,张改平创立了一个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平台,研制出了系统的畜禽疫病快速诊断技术,被同行誉为“动物......

点击显示 收起

  张改平,1960年12月生于河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1989年,张改平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英国谢费尔德大学留学,学习生物技术。短短的十个月,他就获得了英国农业与食品委员会的博士奖学金,并准备在英国哈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当得知他当时任职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需要他回国任教时,他毫不犹豫地回国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时隔一年,张改平再度应邀赴英留学,并在他所从事的生物技术领域里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其中应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现代免疫学高新技术创立的亲和分子克隆系统,被国外专家誉为“中国人的发明”,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994年10月张改平圆满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再次谢绝英国同行的真诚挽留,回到了祖国,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创业之路。



  张改平把回国后的第一个研究课题确定在畜禽传染病的防治上,他认为及时准确地检测、诊断传染病是遏制畜禽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张改平创立了一个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平台,研制出了系统的畜禽疫病快速诊断技术,被同行誉为“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的革命”。



  在基础研究领域,张改平首次发现牛Ig鄄



  GFc受体是由四类分子而不是三类分子构成,并克隆了其基因序列,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由于成果丰硕,2001年,张改平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马上开始了在免疫识别领域的新探索。他以自己渊博的免疫学知识和锐利的科学眼光,发现传统的疫苗免疫过程大大消耗了动物机体的免疫资源,从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识别基础出发,探索动物重大疫病B细胞抗原的变异规律,这对新型疫苗的设计和免疫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2002年,张改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又开始了在双RNA病毒受体领域的探索,这一研究旨在阐明机体细胞对病毒的识别规律,为阻断病毒感染机体提供理论基础,对人和动物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因工作业绩突出,张改平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6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作者: 2008-4-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