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王雪梅:驰骋分子生物世界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半个多小时里,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分子探针”、“基因靶向”、“纳米药物”……关于她本人,则提得很少。“那一刻,我被震撼了”“分子探针”、“基因靶向”、“纳米药物”,记者在“百度”里输入以上词条,检索出的百万个网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前沿”。纳米生物科学(Nanobiology)是一门新兴学科,按照“专......

点击显示 收起

  和王雪梅仅有两次接触,印象却不尽相同。



  第一次是在一个月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京颁奖,颁奖典礼刚一结束,她就被媒体团团围住,记者也在其中。然而,不管如何“旁敲侧击”,王雪梅都会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移到科研上。半个多小时里,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分子探针”、“基因靶向”、“纳米药物”……关于她本人,则提得很少。



  越这样,越觉得她神秘。一个月后,记者再次联系上她。这一次,记者感受了王雪梅另外的一面。抛开“青年女科学家”的头衔,她更像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有着一般人喜怒哀乐的平凡女性。



  “那一刻,我被震撼了”



  “分子探针”、“基因靶向”、“纳米药物”,记者在“百度”里输入以上词条,检索出的百万个网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前沿”。



  纳米生物科学(Nanobiology)是一门新兴学科,按照“专业”的说法,王雪梅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分子探针与生物大分子或细胞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作用,设计其生物分子功能探针和诊断、治疗新技术,构建仿生界面和集纳米生物技术与高灵敏检测于一体的智能化分子在线检测新方法”。



  “我们通过研究肿瘤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希望能够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抗癌药物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起初,王雪梅的研究方向并不太明确。1985年,王雪梅考取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1992年,她前往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方向为与生物分子识别和在线检测技术相关的生物分析化学,而专注于目前的研究领域,则源于在医院的一次经历。



  十几年前的一天,王雪梅去医院探望一位朋友。当时,这位朋友正在病房查房。“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白血病患者,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她至今记得,“有一个患者蜷缩在床头,头发都掉光了,痛苦、无奈地望着窗外,我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



  “目前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如果发现及时,将能大大提高治愈的可能性;临床医学表明,越来越多的肿瘤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耐药性,如果能干预和扭转这种耐药性,将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遗憾的是,这些“如果”成立都很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备受折磨却束手无策。从医院回来,王雪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帮助他们,把“如果”变成现实。



  “科研如爬山,贵在坚持”



  俗话说,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起初王雪梅甚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十几年前,网络还没普及,别说国际就是国内同行间的交流也不多,想知道大家在做什么,哪些还没做,她只能去查期刊。



  “那个时候,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直到闭馆才出来,几乎翻遍了相关领域的各种期刊,做的笔记不下十几本。到头来,还是很茫然。”王雪梅说这种“暗无天日”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我好像是一下子有了灵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时隔多年,回忆起这些,她感慨万千,“科研和爬山的道理是一样的,常常是爬到一半时就累得不想再向前走了,这时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到底,最好的风景在山巅。”



  在科研上,王雪梅的严谨也是出了名的,这一点同实验室的张仁云博士感受颇深。“大概2002年,我做一个实验,我做得不是很好,王老师跟我说,科研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你就是连夜,也要重做。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做了一夜的实验。”



  凭借这股“钻劲儿”,王雪梅获得了包括“治疗白血病的靶向磁性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相关研究成果也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上。



  美国Nanowerk网站在热点追踪中介绍了她的成果,评价说其成果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同时,她提出的肿瘤早期诊断及防治相关的高灵敏和适时原位检测技术及肿瘤药物靶向控释技术等研究,为极高灵敏度的相关活性生物分子识别和在线检测及其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对抗癌药物的设计和癌症的诊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医药、生物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果说男性擅长于抽象思维,那么心灵手巧的女性在动手能力上也有与生俱来的长处。大多数科学研究需要依靠抽象思维的理论推导,也离不开实验操作中的动手环节,不存在哪种性别更适合的问题。”王雪梅说,“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科研出不出成绩,关键看你付出多少,跟性别关系不大。”



  “10万奖金怎么花”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王雪梅说,她还处在一个向山顶攀登的过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往前走。



  每天,她8点钟到办公室,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有时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工作中的每个步骤她都力争亲历亲为,甚至有些“大包大揽”。除了“习惯”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经费少。



  王雪梅说,以目前开展的裸鼠实验为例,一只裸鼠100元钱,一个实验大概需要20只裸鼠,光买裸鼠一项就需要2000元钱。活体在线实验用的针头一个也要约2000元钱,即便很小心,针头用上三四次也就不能用了。一项研究,需要做上百次的实验,这样就需要……她掰着手指一五一十地计算。



  虽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却依然是杯水车薪,她常常遭遇“无米下锅”的困境,不得已要想办法找经费。



  “以前我对于数字并不太敏感,尤其是对钱,几乎没有概念,到现在我都不太清楚我的工资是多少。当了课题组长,我必须学会精打细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金是10万元,有记者问我,打算怎么花这笔钱?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回去改善一下工作条件。”王雪梅笑着说。



  “会抱怨吗?”记者问。



  “抱怨谈不上,但有时会想,要是能多一些科研经费保证相关研究的顺利进行就好了,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地投入科研。”王雪梅说,“希望对年轻人能多一些支持。”



  1996年,王雪梅拿到博士学位一年后,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前往德国留学,两年的留学经历对她此后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回国后,她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组建了自己的课题组。



  “我一直很感谢我的领导和老师,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她说,“目前,国家对年轻人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中科院有些研究所开始给科学家配备科研助手,一方面科学家得以从日常琐事上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研究课题,一方面年轻人也有了一个平台,得到更好的锻炼,达到了‘双赢’,这些都非常好。”



  “有时觉得生活真的很难”



  采访中,当记者问起她何时评上教授时,王雪梅迟疑了很久,低声地计算:“我女儿2000年10月出生,那正式当上教授应该是2001年前后吧。”在她心里,女儿出生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她有了一个最重要的身份——母亲。



  王雪梅的爱人是她大学同学,在德国那段求学日子里,两人相濡以沫。1998年两人回国后,爱人到南通工作,“一两个礼拜能回南京一次就算好了,这个状态一直维持到现在”。



  女儿是“上帝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然而,因为太忙,女儿一生下来就被送回了老家,直到三岁才被接回南京上幼儿园。上小学又被送到上海,由姑妈照看。



  王雪梅说,对于女儿,自己一直怀着深深的歉疚。在她的记忆深处,女儿无数次在东南大学实验室的椅子上睡着;无数次在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时,女儿拉住自己的衣角嗔怪:妈妈你怎么又要走啊?



  说到这里,王雪梅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地说:“其实我很重视家庭,但很多时候没办法平衡,有时觉得生活真的很难。”



  “有人说女博士是第三类人,其实女博士和一般女性没什么两样,为人妻,为人母,有着一般人的喜怒哀乐。闲暇时,也想去逛逛街,美美容,跟同学聚聚餐,陪家人听听音乐会。只是有时因工作太忙,这样的机会要少些。”



  “上一次逛街应该是一个月前,主办方通知我去北京领奖,领奖时要求穿正装,我临时上街买了套衣服。平时每年最多逛两三次街。”



  “上一次听音乐会应该是去年……还是前年?记不太清楚了。现在对我来说,听音乐会成了最奢侈的梦想。”



  ……



  王雪梅认真地回忆起自己一个又一个“遥远”的“上一次”,那一刻,她跟平凡女性无异。



  王雪梅小档案



  王雪梅,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分析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赴德留学。1998年,回国后就职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1年晋升为教授。主要致力于发展和研究无创疾病分子诊疗新技术,并阐明某些肿瘤与耐药性等的分子机制,为基因靶标药物的设计、肿瘤的筛查、早期诊断与治疗及疗效监测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目前已在SCI和E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5部,并获得包括治疗白血病的靶向磁性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等多项专利。2000年,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香港裘槎研究基金资助,2005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作者: 2008-8-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