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他播下了中国现代遗传学的种子

来源:新民网
摘要:有人称他为“中国遗传学之父”,他却不愿接受。可是,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力助中国遗传学“补课”“文革”十年噩梦醒来,谈家桢已是古稀老人。他仍是怀着对遗传学的深厚感情和执着追求,关注着学术发展的趋势,一......

点击显示 收起

  ——谈家桢为破解生命密码而努力的开拓之路



  戴着眼镜,面带着慈祥的笑容,话语中带点宁波口音,诚恳而真挚,谈家桢院士给人的印象便是这样的学者风范。有人称他为“中国遗传学之父”,他却不愿接受。可是,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科学世界寻找答案



  1926年,谈家桢高中毕业被保送至苏州东吴大学,却没有攻读平时基础较好的数学,而是选择了生物系。因为从小在教会学校念书的他,一直对“上帝创造世界”这个说法心存疑惑。“我小时候常对着镜子问自己:我是怎么变出来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到底谁创造了世界?”他想在科学的世界里找到答案。他读了本科、硕士,又到美国留学,回国后一举创立了异色瓢虫色斑镶嵌显性遗传理论,实现了自己要破解生命密码的理想。



  祠堂实验室创新发现



  27岁那年,谈家桢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婉拒导师的挽留,他返回祖国教书、做研究。



  1937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聘他为生物系教授。但抗日战争爆发了,浙江大学辗转内迁,最后生物系迁到湄潭的一个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祠堂就成了生物系实验室。



  谈家桢带领学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和瓢虫,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正是在这间祠堂“实验室”里,谈家桢于1944年发现了瓢虫鞘翅色斑变异的镶嵌显性遗传现象。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列为教科书的经典内容。



  力助中国遗传学“补课”



  “文革”十年噩梦醒来,谈家桢已是古稀老人。他仍是怀着对遗传学的深厚感情和执着追求,关注着学术发展的趋势,一心要使中国的遗传学与国际接轨。



  1979年,谈家桢先生邀请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老同学、美国科学院院士JamesBonner带领学术团队来复旦大学开设分子遗传学培训班,系统介绍建立基因组文库、分子克隆等前沿学术进展,为我国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骨干。另一方面,谈老不顾在高龄时动过胃和肠道二次大手术,拖着病躯远访北美、欧洲各国,邀请知名科学家来华讲学,并推荐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去国外访问、进修和合作研究,尽力弥合我国遗传学发展中断及人才断层。



  步入90高龄后,谈老仍敏锐地注视国内外遗传学界的动态,他对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严重外流表示担忧,在他的呼吁之下,我国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得以大踏步前进而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作者: 2008-9-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