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王志新:当年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

来源:常州日报
摘要:中科院院士王志新应声开门,迎接我的是一张笑脸。没到北京前就约了好几次,最后定在这天上午10点,下午他就要赶赴常州,“常州市政府邀我们常州籍院士出出主意,我想提前两天回去看一看,作点准备。”追忆当年,王志新依然不免激动。1981年,经过激烈竞争,他考上了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邹承鲁院......

点击显示 收起

  门上有几个字:王志新博士。  



  左右一瞅,一溜儿的门都有这样的字,这就是清华的范儿。  



  轻轻叩门,在中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脚步也放轻了。  



  中科院院士王志新应声开门,迎接我的是一张笑脸。没到北京前就约了好几次,最后定在这天上午10点,下午他就要赶赴常州,“常州市政府邀我们常州籍院士出出主意,我想提前两天回去看一看,作点准备。我虽然出生在北京,但是我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刚说完话,他又坐回电脑前,“对不起,手头还有点工作。”他向我歉意地点点头。乘这间隙,我打量着这间不大的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上高高摞起的是一叠叠的资料,电脑边也是书籍的地盘,而身材高大的王志新坐拥书城,却显得不那么魁梧了。这应该是王志新最经常、最平实的形象吧。有些人身上有一种特质,那就是非凡的坚韧不拔,王志新就属于这样的人。  



  奋斗,从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起步  



  “我的奋斗,是从黑土地上开始的。”追忆当年,王志新依然不免激动。1969年夏天,16岁的王志新和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样踏上了北大荒的土地。黑土地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王志新: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土炕,点的是煤油灯,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每人睡觉的地方只有60厘米宽。  



  东北的农活是很累人的,农忙时天不亮就出工,太阳落山才收工,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人累得要散架。到了冬天,农民在家里“猫冬”,而建设兵团的战士却利用农闲兴修水利,挖沟、打井。虽然来自城市,王志新干活却从不肯落后,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人的意志,辽阔的黑土地把一种豪迈植入了王志新心中。“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兵。”到了东北边陲,这个少年的理想彻底破灭。1972年,林彪事件发生后,国家政策也在悄悄改变,大学要恢复招生了,完全是从工农兵中招收。空气中有了些许春意,这燃起了王志新心中的希望,也给了他巨大的动力:可以通过这条路走进一片新天地。他从朋友那儿借来中学的课本,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王志新开始为考大学做准备。也许一个人到关键时刻,总有一种潜在的基因支撑着他前行。祖籍金坛的王志新的姑姑是被誉为“金坛女杰”的革命先烈陈潭秋的夫人,他父亲也是一位老革命,那种从前辈身上传承下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寒夜里的苦读也有了暖意。王志新那时已经调到食堂工作,但是也要晚上收工后才能学习,中间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间隙可以利用。然而,一火如豆的青灯下,题海泛舟的枯燥无味,无人交流的心灵孤独,王志新的自我放逐,在追踪着知识的积累与爆发。经过半年苦读,他完成了从小学水平到高中水平的跃升。  



  1973年,经过一番拼杀,在500人参加的考试中,王志新以数学、政治、作文考试全优的成绩脱颖而出,考进了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呼吸一口空气,王志新觉得是甜的,这下总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认真真学点东西了。没想到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奋斗,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对于王志新来说,刚跨入清华大门的喜悦很快被一种无奈和愤懑所代替,在清华的三年半大学经历中,并没有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因为他没有感受到中国一流高校的神圣,反而是荒唐。  



  王志新原以为来到了知识的殿堂,可以弥补前几年荒废的光阴了。然而,清华已经不是读书的净土了,而是政治斗争的战场,让他觉得很可笑的是,进学校三年半,在学校的时间竟只有开学后和毕业前的两三个月,其余时间全在工厂和农村,白天干活,晚上大批判,发给他的教材到毕业还是一大摞新书,操场上的野草却有半人高。而那张大学毕业文凭,是一张没有含金量的白纸。“全班三十几个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六七个人,跟着一两位老师到工厂劳动,还参加过河南农村的抗洪救灾。一个星期只有两个晚上可以自由支配,甚至还不如在工厂上班,因为我家住北京,周末可以回家,但星期天晚上就要赶回学校,参加同学们‘自发’的政治学习。清华三年半,有过唯一一次考试,那还是刚开学不久的一次数学摸底考试,只是一些中学数学的基本内容。”  



  那时,学校提倡所谓的“政治挂帅”,想学习的都被视为“白专”。总表现出读书欲望的王志新,成了班上“后进”的典型,自然成为异类,许多同学不敢也不愿意接近他。尽管他为人随和,但他无法在这样的氛围下处好同学“关系”。  



  王志新不管这些,依然“我行我素”,他利用每天晚上9点半到10点半的一小时,看书学习,他也和一些比较接近的同学说过:“学生不学习怎么行呢?”到临毕业的一年,有少数同学理解他了,但是他们失去的时间已太多了。1977年,他毕业时,恰好“四人帮”被粉碎了,老师们看王志新爱学习,让他留在了学校。“我赶上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1973年,赶上大学要考试了;1977年我留校了。如果‘四人帮’再晚一点倒台,我就分到工厂里去了,如果文革早一年结束,我又可能没有机会留校了。”他第一次感到遇上了好时候。第一次有了这么多书和读书的时间,他舍不得把那些还泛着油墨香气的教科书收进箱子,重新一本一本地读起来。没有人告诉他要学什么,也没有人告诉他怎样学。要弄懂那些数学定理从哪里来,就要知道发现定理的思路;要知道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的构成,就要知道它生成的可能性及即将引出的下一个方程式;要寻找世界的自然规律,就要将各种基础科学融会贯通。他自学完了从初中到大学的课程,垒起了一个腾飞跳跃的扎实基础。  



  但是,学校里从领导到老师,都在潜意识里看不起留校的“工农兵学员”,并且也根本无法和1977年恢复高考进来的77级和78级的新生相比,还有许多人认为“工农兵大学生”是文革的受益者,是“凭关系、走后门”上的大学。王志新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凭自己的本事考研究生,摘掉“工农兵学员”的帽子,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从1978年初到1981年底,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自学了大学的一些数学和物理课程,用的是文革前出版的正规教材,认真做了几千道数学和物理习题。在他的记忆里,那几年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当时有一部很轰动的电影“庐山恋”,在清华连放了十几场,他都没有去看一眼。1981年,经过激烈竞争,他考上了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邹承鲁院士的研究生。  



  奋斗,成为当年最年轻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殿堂。王志新的目标就是进入这个科学的最高殿堂。当他在这个殿堂里跟随邹承鲁院士从事酶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时,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这成了他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中国科学院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王志新知道,自己正走上一条充满艰辛,但却通往成功的道路。  



  王志新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他知道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会日益走向综合。在长期的自学过程中,他培养了自己发现不同学科领域间相互关系的能力。他后来的累累硕果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性。在研究生的第二年,王志新所做的几个研究成果,引起了邹承鲁院士的重视。邹先生鼓励他将这些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在上世纪90年代前,我国绝大多数科学家是很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一位科学大师这么提携一个在科研道路上刚起步的年轻人,这让他激动万分。这样,他很早就在国外发表论文了,在读研究生的5年多时间里,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一共发表了1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其中包括6篇单独署名的论文。  



  1984年,王志新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师从邹承鲁,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王志新获得博士学位。即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破格聘为副研究员,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酶学研究。1987—1993年,王志新先后被公派到日本、美国一些大学学习和工作。几年的留学生活,使他进一步了解到国际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对发达国家的科技体制和社会生活也有了客观和理性的认识。这使王志新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中国生命科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习期满,他便如期而归。回国后,仍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邹承鲁院士的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而这时,科研成果也如水到渠成的约会,一个个如期来到他面前。1990年,王志新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1994年获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奖。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也让他在1997年当之无愧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一位院士。  



  现在王志新在母校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授,还担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他说:“一个人一生中不会一次都碰不到一个机会,关键是你是否一直在努力,能不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周逸敏)  



  人物简介  



  王志新祖籍金坛,1953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插队北大荒,1973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1年考取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科院邹承鲁院士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读博。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最年轻院士。  
作者: 2010-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