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夏萤:国际医学研究前沿的常州人

来源:常州日报
摘要:在美国,医学教授和科学家都知道,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01资助是极其困难的。夏萤,这位来自中国常州的学者,就是其间的佼佼者。在耶鲁大学从教20余年后,他现在是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医学院教授、神经外科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少年求学的弯道1955年,一个萤光熠熠的黎明,夏萤在常州古街青果巷......

点击显示 收起

  在美国,医学教授和科学家都知道,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01资助是极其困难的。目前,每一轮申请只有7%至9%的人获准,从而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方阵”。夏萤,这位来自中国常州的学者,就是其间的佼佼者。在耶鲁大学从教20余年后,他现在是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医学院教授、神经外科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少年求学的弯道

  1955年,一个萤光熠熠的黎明,夏萤在常州古街青果巷诞生。在古村的东风小学,夏萤完成了自己的教育启蒙。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夏萤一直是班长,并担任了中队长、大队委等职务。但他给同学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他自幼就对读书情有独钟。“似乎从小就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后来,他进入市二中读初中,1971年毕业时,常州市不设高中,他无法继续升学。幸运的是,他没有“上山下乡”。那一年,夏萤和常州市所有的71届毕业生全部留城工作,16岁的他成了常州电池厂的一名工人。

  当时夏萤的工资是14块钱,12块钱交给妈妈,“余下的两块零用钱,几乎都送到新华书店去了。”那时,夏萤的读书内容很杂,木工、电工、马恩列斯毛的书,什么书都读。

  1973年,夏萤的命运发生了转折。那一年,“推荐上大学”的惯例发生了变化——必须首先进行文化考试。常州电池厂所属的轻工系统50多个单位有300多人报名。可是录取名额只有3个。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的夏萤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当时一个去轻工学院,一个去学机械,一个去苏州学医”,夏萤告诉记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和机械属于热门专业,但夏萤被指定学相对冷门的医学,走进了苏州医学院。

  青年医生的博士之路

  在那动荡的时代中,学习的机会显得格外奢侈,夏萤以一种近似饥渴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并“慢慢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他眼镜盒里总是放着一团线,一有机会就拿出来练习手术打结,甚至睡觉前躺在床上还在练。他渴望以后能去大医院成为“一把刀”,为病人解除病痛。但是,当时“社来社去”的政策阻碍了他的自由选择。临近毕业,当厂里点名要他回来的时候,他回到了工友们身边,成了电池厂的一名医生。

  工作认真、待人和善、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生医生在青工们中间威信较高。在1978年的共青团组织换届中,厂领导尝试进行民主改选。从无“从政”之念的夏萤并不在候选人之列,但是被团员们自发选举为团支部书记。医生兼团支书,在繁忙的医务工作的同时,夏萤带着青年人一起学文化、学英语,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青年活动,一时间风生水起,很快获得了常州市和江苏省“先进团支部”的荣誉。夏萤个人则获得“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

  似乎前方已出现另一片锦绣前程,但夏萤的内心深处仍未放弃他的医学梦。

  1980年,夏萤报考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研究生。他那时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只有充分利用睡前、晨起和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夏萤被录取为生理学专业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研究历程。

  “我运气很好,在上医遇到了几位非常棒的老师”。以学术严谨著称的徐丰彦教授,是夏萤的第一个导师。徐丰彦教授是上世纪30年代回国的老海归,和张昌绍(影星陈冲的外公)等一级教授当时被公认为是这所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医科大学里最有名望的专家学者。而曹小定教授和张安中教授(陈冲的母亲)则是夏萤读博士时的导师。“7年中,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德学双馨的为人风范,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对我日后的学术和生活态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回忆起恩师,夏萤的语调中饱含深情。

  1987年初,年轻的夏萤博士留校担任神经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讲师。

  从耶鲁医学院到休斯顿医学中心

  1988年底,渴望汲取医学研究新知识的夏萤得到了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耶鲁大学高手林立,全球很多顶尖的科学家集中于此。他的导师哈达特博士是一位从外国来美国成功立足的医学教授。虽然已功成名就,他仍然全身心投入医学研究,“压根不分什么礼拜六、礼拜天,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走路大步流星,讲话干脆利落”。从哈达特教授身上,夏萤感受到了那种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夏萤常对学生们说:“科学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事,一个有意义的结果会让你在梦中都感到快乐。”他对科学的热忱、对自己课题的信心,使他心无旁骛,专注研究,勤奋工作。为更好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他有时甚至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他课题组的成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当年考研时,常州著名书法家周子青先生为夏萤书写的条幅。从中国到美国,从纽黑文到休斯顿,夏萤总是把它挂在书房,激励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夏萤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从1994年开始在耶鲁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后,他不间断地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儿童出生缺陷基金会、大脑麻痹学会、史密斯神经病学基金会等各种机构的资助,并得以在竞争极其激烈的耶鲁连续工作22年。其实验室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拥有了令人艳羡的科研资源。

  休斯顿的德州医学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中心。2010年春,夏萤被该中心的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医学院聘为研究生院教授、医学院教授、神经外科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他的另一位同事副主任则是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脑外科主任。

  如今,夏萤实验室有着更为优裕的科研条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两项R01基金和医学院及其它基金会的充裕资助下,进一步研究缺血缺氧性组织的损伤与保护、中风、缺氧性脑病、癫痫、帕金森综合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及针刺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仅最近两年,世界著名出版社Springer就出版了两本由夏萤教授主编的学术专著。他应邀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医学机构以及多种国际会议讲学,评审美国、欧洲和中国等地的科研基金和科学论文。作为系里的科研主管,他不但要领导自己实验室的各项课题,还要管理系里的研究和带教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学者。

  世界最大的医学中心和家乡一流医院的纽带   夏萤已是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学生也已成为世界各地的教授、医院院长或科主任。但作为中国人,他始终怀有一颗中国心、一腔故乡情,特别关注培养祖国的学生和促进祖国的医学研究。他常常利用休假和学术假等各种机会回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国内学者一起合作研究、撰写论文和学术专著,并兼任国内许多知名院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作为常州人,他特别关注家乡的医学事业。看到常州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和医护人员对医学研究的前瞻和重视,他真诚地愿意为家乡的医学事业做一些事情。为此,他和常州一院的脑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一起发表医学论文,协作申请到了国家、省和市等各种级别的科研基金。最近,在夏萤教授的协助下,常州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又应邀向国际著名专业杂志《细胞和分子生命科学》递交了一篇评论性论文。“我希望家乡的医院将来能站到世界医学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爱看杂书、好读历史、关注社会、搜集藏品、欣赏舒缓的吟唱、喜欢智力性活动……夏萤教授的兴趣广泛多样,他觉得:“热爱生命,总是从热爱生活开始。”

  人物简介

  夏萤,1955年生于常州;1971年初中毕业于常州市二中,并进入常州电池厂工作;1973年进入苏州医学院学习;1977年苏州医学院毕业回常州电池厂任医生;1980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1984年在上海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留上海医科大学任神经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讲师;1988年底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开始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建立夏萤实验室;1999年起晋升为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和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2010年至今,担任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医学院教授、神经外科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作者: 2012-5-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