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天立地做学问 丹心一片献农业

来源:教育导报
摘要:4月下旬,刚刚从海南“南繁”基地回校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副所长李仕贵教授明显黑了很多,在海南育种的20多天里,早晨天刚破晓就踩着露水下田,中午顶着烈日在田间作业,常常是午后一两点才能回去吃饭,“皮都晒脱完了”。”这位47岁的教授在水稻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

点击显示 收起

  4月下旬,刚刚从海南“南繁”基地回校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副所长李仕贵教授明显黑了很多,在海南育种的20多天里,早晨天刚破晓就踩着露水下田,中午顶着烈日在田间作业,常常是午后一两点才能回去吃饭,“皮都晒脱完了”。对于这些辛苦,他不以为然:“搞我们这行的,每年都是这样,习惯了。”

  这位47岁的教授在水稻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专利4项,新品种保护授权19项,选育杂交稻组合30余个。他的身上光环十足: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四川农大首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面对诸多荣誉,他却非常低调,“该干啥干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是他一贯坚持的态度。

  狂热的水稻情缘

  “兴趣很重要,它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说起水稻,李仕贵总是神采奕奕,“我喜欢育种,因为育种的材料年年不同,每年都可以把新东西融合进去,这很有乐趣。”对于喜欢挑战的他来说,育种中蕴含的多种的可能性正是无穷无尽的奇妙乐趣。

  李仕贵教授对水稻育种的情感可谓狂热。上班时间,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田间,连夏日晚饭后休闲也别具一格转田坎。青青的秧苗、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都是他看不够的美景。

  在孜孜不倦的水稻育种研究道路上,李仕贵交出一份耀眼的答卷。针对西南稻区“阴雨多、日照少、温差小”的生态条件,在周开达院士提出的重穗型杂交稻理论指导下,李仕贵在育种方法上大胆创新,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组配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稻组合38个,实现了优质、高产与抗病三者统一,是我国组配出超级杂交稻最多的恢复系。其系列组合在全国16省区和东南亚推广2亿多亩,新增稻谷87.7亿公斤,新增产值133.8亿元,赢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他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止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在长江中上游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重穗型杂交稻进行改良提升、协同创新是重点。”李仕贵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很明确。针对蜀恢527抗倒性不足、难以适应机械作业的问题,李仕贵从玉米轮回育种成功经验中受到启发,建立了分子轮回育种方法,育成了新一代重穗抗倒型优质抗病恢复系蜀恢498和不育系川农1A等,组配出新一代重穗抗倒型杂交稻组合:川农优498、II优498、F优498和川农优527等。其中,优498、川农优498被列为了2012年度四川省主导品种。

  顶天立地搞科研

  “川农大的突出成绩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全是拼出来的。”这是中国教育报一位记者对于“川农大精神”的感悟,而李仕贵教授无疑正是这“拼劲儿”的践行者。

  1995年,他在周开达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朱立煌研究员的指导下,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水稻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博士。看资料、做实验、写论文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凌晨一点才睡觉是家常便饭。这段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他在应用基础研究上一路高歌:他首次发现和定位了6个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基因,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Pi-d(t)2],建立了高效分子育种新体系,为继续保持我国杂交稻育种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顶天立地做科研”是李仕贵教授对自己的要求。所谓顶天就是要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瞄准高精尖技术,入得“厅堂”;所谓立地则是要把根扎入广阔的农村,下得“田庄”。头顶烈日、高挽裤腿、躬身稻田的“农民”形象是大家对于这个大专家最深刻的印象。水稻研究所在海南建有水稻基地,遇到给水稻“加代”时,不管是寒假还是春节,李仕贵都会前往。“学校可以放假,搞研究的人哪里来的假期?时节、水稻生长又不等人。”海南天气炎热,田里有很多蚂蝗,每次下田,李仕贵都得穿上高高的雨靴,拿着棍子不时驱赶爬到身上的蚂蝗,然后自若地继续工作。

  在李仕贵看来,顶天立地做学问不仅是形成自身研究特色的需要,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他对农村怀有深深的感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真正造福百姓,“我们都来自农村,不能忘本儿!”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朴实情怀。

  川农大是精神支撑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李仕贵很感谢老先生们创造的良好条件。

  1983年,李仕贵教授从阆中来到四川农大(原四川农学院),就读于农学专业,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回忆起在四川农大求学的日子,李仕贵教授觉得自己很幸运,碰到了那么多好老师。“周开达院士在育种理念方面给予我很深影响。由于我硕士期间是搞小麦研究的,黎汉云研究员就手把手教我具体的水稻育种知识,传授如何进行田间育种,怎样进行品种设计。林文君教授、任正隆教授传授了系统的遗传学知识和国外先进知识理念,也给予我很大帮助。”

  更为重要的是,老一辈那种爱国爱校、敬业奉献、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李仕贵。1998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出国做研究的机会,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一个新的水稻品种从研发到推广,往往需要10年,人生能有几个10年?老师们的研究已经积淀了扎实基础,我有责任将他们的科学研究薪火传下去。”

  这样的选择也是源于一种知遇之恩。1996年,水稻所选育的冈优22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报奖时,周开达院士置身其后,把年轻的李仕贵推上前台。那一年李仕贵刚刚31岁。

  打开眼界做学问

  李仕贵是四川农大自己培养的“土学者”,和周开达院士一样,他没有留学的经历,但是却并不保守与封闭。恰恰相反,“老学究”的形象和他完全不沾边,打开眼界做学问,瞄准世界做文章是他一贯坚持的态度。

  到外地开会,他会有意识地收集国内科研育种新进展、新材料,详细记录了带回来分享。他与中科院遗传所、中国水稻所及中国农科院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有机会就派他们出去做实验。遇有重要的学术会议,他也不忘带学生出去开眼界,长见识。

  2009年,学生欧阳鑫昊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孟山都奖学金的资助,赴耶鲁大学邓兴旺教授实验室联合培养,当时他正在着手进行李仕贵教授的一个课题,如果要出国,就意味着课题进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学生个人前途和自我的课题进展上,李仕贵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支持学生的发展,他让另外的人接手了课题,鼓励欧阳前往美国:“到一流实验室去交流学习,拓展视野,今后回来对课题会更有帮助。”欧阳鑫昊不负期望,在美学习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在国际植物生物学顶尖期刊《The Plant Cell》上发表,该杂志的SCI影响因子为10.648。2011年底,欧阳鑫昊作为四川农业大学优秀人才被引进回水稻所,这也是对李仕贵老师无私栽培的回报。

  “我所获得的成果是继承老前辈、老专家科研工作的结果,我所坚持的理念也是前辈一直坚持的理念。”李仕贵教授自己也是水稻所开放的学术思想的受益者,当年周开达院士把他送到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朱立煌研究员实验室联合培养,让他切实感受到了交流的重要。

  对于未来,李仕贵并没有给自己太多的设定,他说,科研领域需要的是自由发挥,心里轻松了,智力会发挥得更好,放下包袱,步子会迈得更大一点。

  “那些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而稗子则总是昂起飘浮的脑袋。”一颗饱满而低调的水稻,可谓李仕贵教授最贴切的写照。

作者: 2012-5-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