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同志

来源:天津北方网
摘要:肖志坚,男,共产党员,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疗中心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部级突贡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8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分会第......

点击显示 收起

  肖志坚,男,共产党员,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疗中心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部级突贡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8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分会第7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勤奋钻研医学技术,先后赴日本、英国深造,在血液学研究领域取得成绩;作为所院学科带头人,他敢于创新,敢于探索,在其主攻的研究方向髓系肿瘤发病分子机制和临床诊治新策略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承担“卫生行业科研专项”、“863”子课题、“攀登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

  经过系列研究,他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牵头制定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路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专家共识”和“中国铁过载诊治专家共识”,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我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合理诊断和治疗以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打下了基础。

  他率先在国内开展血液病药物基因组学系列研究,系统研究了汉族人群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为白血病个体化化疗打下了基础,这对减少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和节约国家医疗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

  他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有NPM1基因突变。提出我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不同于西方国家患者,并证实GST T1基因多态性是我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高危因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t(1;3) MDS应作为一个独立疾病亚型,MEL1s高表达是其发病分子基础。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证实沙利度胺联合环孢霉素是MDS的一个新的有效治疗方案。

  经系列研究阐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血病治疗新药甲异靛的疗效机制;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t(8;21)形成机制且证实AML1-ETO(+)白血病细胞起源于胎儿期;对我国髓系肿瘤及其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遗传易感进行了系列研究,为我国髓系肿瘤的I级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系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让他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已在Blood、Leukemia等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篇,已被包括国际一流杂志Nature、science等杂志累计引用500余次。主编《白细胞疾病基础理论与临床》、《血液病合理用药》、《血液疾病诊治策略》等专著3部,参加《indirubin,the red shade of indigo》、《血液病学》、《白血病》等12部专著的编写。

  作为中心主任,他严格管理,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创建诚信科室、创建青年文明号和医院三级甲等评审工作中,建立了本科室考核量化标准,以“重质量、重服务、严管理、练技能、当能手”为主题,在科内广泛开展了技能培训,为医护人员建立了学习业务知识,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到目前为止,中心组织各类青年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100多场(次),促进了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心被评为天津市卫生局“青年文明号”、诚信科室,1人获天津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培养的22名博、硕士生走上了工作岗位,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生12名。他对学生既是业务上的良师,又是生活上的益友。在研究上,他教育学生严谨、博精,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在临床上,他教育学生仔细、认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对有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不但在经济上予以扶助,还在生活上给与家人般的关心、关怀,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秉着“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和“行医德为先”的原则,肖志坚和他的团队正在向着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作者: 2012-7-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