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河北医大一院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有了新方法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6年12月06日河北日报2412月2日上午,石家庄一位68岁、有13年糖尿病史且已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再生血管治疗肢体缺血性疾......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12月06日 河北日报 24 12月2日上午,石家庄一位68岁、有13年糖尿病史且已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再生血管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手术。据悉,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在我省尚属首次。

河北医大一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实施手术,并对此项临床新技术开展了观摩活动。该手术首先采集患者自身骨髓干细胞,在实验室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然后再将分离、培养的单细胞植入患者血管闭塞部位,以促进生长出新生血管。

据介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肢体缺血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致残性疾病。以往的治疗多是以药物扩血管,或是进行血管搭桥术、人造血管植入术、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及超声消融术等,但采用这些方法治疗后出现的血管再闭塞现象一直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对动脉远端闭塞患者的术后效果不能保证。而从自身骨髓中采集、分离、制备的干细胞及大量内皮祖细胞,移植注入缺血的肢体部位,可促进新生的血管形成,极大地减缓患者的疼痛,同时还能挽救患者的肢体。
作者: 2006-1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