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此克隆非彼克隆也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新闻背景2月2日,李建远对媒体公布称,成功获取了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从而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新年刚过,一条《我国科学家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一看标题吓一跳,这不是克隆人嘛,怎么还能上各大网站的头条。这一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来......

点击显示 收起

        ■新闻背景  

  2月2日,李建远对媒体公布称,成功获取了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从而引起媒体广泛关注。随后,有质疑的声音指出李的学历造假,并对该科研成果发布杂志的权威性以及发布程序等问题提出了怀疑。  



  日前,李建远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只想好好进行科学研究。他在实验室中将自己的成果与美国及中国之前发表的相关论文做了比较,表示自己只是客观比较,至于是否国内首创,这些还需要专家来鉴定。对于他个人的学历问题,他认为与此次科研成果无关。  



  新年刚过,一条《我国科学家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一看标题吓一跳,这不是克隆人嘛,怎么还能上各大网站的头条。”记者的一位朋友说。  



  这一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来源的人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标准的人类囊胚,这一成果发表在《克隆与干细胞》杂志上。  



  据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远介绍,该成果表明我国治疗性克隆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那么,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李建远的实验到底有何创新之处?  



  方法与技术尚属首次  



  人们想把卵细胞的细胞核剔除掉,保留卵细胞的细胞质,往里面移植进正常的体细胞,由此获得的克隆胚胎的遗传信息与体细胞一致,这就是体细胞克隆技术。  



  怎样把卵细胞的原有的细胞核物质剔除掉,供体细胞怎样移植进去?  



  此前的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DNA荧光染色挤压法去除卵细胞的细胞核,这种方法造成对细胞的污染和损坏,不利于胚胎的后期发育。  



  李建远说,他们此次采用偏振光仪对卵母细胞纺锤体进行三维立体精确定位,这种方法对细胞蛋白、DNA损伤最小,没有污染,应用安全方便。  



  由于人卵细胞韧性强于多种动物卵细胞,不仅增加了核移植进针的难度,而且容易使提前应用纺锤体观察仪精确定位的纺锤体在进针时发生较大的位置改变。  



  因此在人卵细胞核移植进针前,他们先采用激光打孔,削薄人卵细胞透明带后再进行核移植,这样更容易进针准确到达细胞纺锤体位置,从而保证去核快而干净,同时带出细胞质极少,提高了细胞融合率,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将上述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人类体细胞胚胎克隆尚属首次。  



  采用帕金森患者淋巴细胞  



  该项研究的第二个创新点在于,除了利用人类成纤维体细胞获得胚胎,研究人员还用帕金森患者的淋巴细胞为供体成功克隆胚胎。  



  李建远介绍说,目前国际上公开发表的动物克隆及人体细胞克隆胚胎,几乎都使用成纤维细胞。因为这类细胞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克隆胚胎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但他解释说,如果要进行临床的克隆性研究,若要给病人做一个克隆胚胎的话,需要获取病人的一小块皮肤,这可能会遭到病人的拒绝。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需要抽血,大多数病人都会较容易接受。  



  不是造人是治病  



  在其成果介绍会上,李建远明确表示,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是克隆人而是进行治疗性克隆研究。通过克隆胚胎提取与病人基因完全相同的全能型胚胎干细胞,可衍生成全新的功能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器官移植,可避免免疫排异反应的发生,还能解决供体不足的瓶颈。  



  “所以,我们下一步工作就是取出胚胎里的内细胞团,也就是胚胎干细胞,准备建干细胞系,进行定向诱导分化临床治疗性研究。”李建远说。  



  ■链接:什么是人类体细胞克隆?  



  “治疗性克隆”是个离普通人很远的名词,但人们为它着迷的原因在于,有一天,我们或许不用再听某个人躺在病床上苦苦等待器官的悲情故事。  



  当某器官患有用其他疗法已不能治愈的致命性疾病时,需采用器官移植手术,将保持活力的健康器官,从健康人体的身上植到患者的身上,以取代有病的器官。但是器官移植的最大问题是排斥,因为人的遗传物质是不相同的。  



  生物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来自母亲的卵子细胞和来自父亲的精子细胞集合,才能发育成成熟的胚胎,所以新生个体的遗传信息由父母双方决定,因而,即使器官来源于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器官移植也有可能发生排异反应。  



  于是人们就想取病人身上的健康细胞,通过处理使它衍生为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但普通的细胞没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只有胚胎干细胞才具有较强的分化和增殖能力,被成为“万能细胞”。  



  李建远介绍,国际国内有很多实验室都在开展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的研究,有些实验室已获得胚胎,但胚胎质量好,且达到国际技术鉴定指标的并不多。在此之前,只有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于2008年1月份宣布,他们采用2名志愿者的皮肤细胞,成功克隆出了5个人体胚胎,这是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第一例利用人体细胞克隆获得的胚胎。  



  据介绍,此次我国研究者选择了健康卵细胞志愿捐献者12人,经促排卵获得135枚卵细胞,其中77枚卵细胞用于实验条件的优化等预实验,58枚卵细胞用于核移植,最终成功获取囊胚5枚,其中,4枚囊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人皮肤纤维细胞,1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新闻进展  



  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为之欢欣鼓舞,但也有声音提出质疑。  



  质疑一:该研究并非原始性突破。早在2003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卢光琇教授曾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声称自己培育出了囊胚,但由于当时没有做鉴定才没有得到最终确认。  



  回应:对于这一点,李建远毫不否认。在采访之初,他就拿出一份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国内外学术期刊已有的克隆人类胚胎的方法和成果对比。这份资料显示,卢光琇2003年进行的研究确实从75枚人卵母细胞中获得4枚囊胚,但没有鉴定,不能确定胚胎的来源,所以很难被国际同行专家认可。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说,《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的副主编简泰勒(JaneTaylor)已向国内媒体确认说,的确在今年1月份的网络版上发表过李建远研究团队的论文,并表示登载在其网络版和印刷版上的权威性是一样的,《克隆和干细胞》虽然其权威性无法与《自然》杂志比肩,但是也可称得上是权威学术期刊。  



  国内也有媒体披露,《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的主编、被称为“多利羊之父”的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默特(IanWilmut)日前也证实,李建远研究团队的论文是经过多位克隆界专家集体严格评审和鉴定确认其价值后才得以在该杂志的网络版上发表的。  



  质疑二:为什么研究成果未经过鉴定就对外公布?  



  回应:对此,李教授表示,他们是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的。  



  200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克隆人类胚胎的文章1月17日在《干细胞》杂志网络版公开后,他们立即对外宣布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央电视台及时进行转播,科技日报1月19日在第二版国际新闻中报道。李建远说:“我们之所以及时公开我们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掌握了先进的克隆人类胚胎技术。”另外,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李表示专家鉴定会本月就会举行。  



  ■专家声音  



  李玉奎(“人类胎盘干细胞库”首席专家,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专家):  



  将体细胞核DNA移植进人卵细胞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接下来能否长成正常胚胎成功率就不那么高,一般如果能培养到5天就能鉴别是否正常发育,据我所知,获得人的克隆胚胎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因为动物实验中的很多条件不适用于人,而且人的试验材料来源比较有限,一般不允许反复试验。李建远教授的具体研究细节我没看到,不好作过多评价。但如果他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别人能重复他的试验的话,我觉得是很值得赞赏和恭喜的。  



  韩忠朝(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课题组不但应用人类成纤维体细胞获得克隆胚胎,更重要的是应用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也成功获得囊胚,这使我国治疗性克隆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 2009-2-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