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小小”接过“多利”点燃的火炬

来源:新闻晚报
摘要: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的小鼠“小小”,是由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来的,它的诞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全能性,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他们把第一只出生的小鼠取名为“小小”。在克隆羊“多莉”的老家——罗斯林研究所的发育生物学部主任布鲁斯认为,iPS技术是一场革命,而“......

点击显示 收起

        从中科院获悉,新近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2009年“全球十大医学突破”,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交大医学院专家合作培育出的小鼠榜上有名  (本报7月24日报道过该成果)。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的小鼠“小小”,是由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来的,它的诞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全能性,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



        近年来,iPS细胞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这种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发育多潜能性。由于胚胎干细胞面临很多伦理上的质疑,人们对iPS细胞在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上的应用寄予厚望,称它为“全能细胞”、“万能细胞”。经过几年努力,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和上海交大医学院研究员曾凡一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一只黑鼠的皮肤细胞转化为iPS细胞,并用它成功培育出了27只小黑鼠。他们把第一只出生的小鼠取名为“小小”。今年7月,这项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今后,人类有望利用这种“全能细胞”治疗各种疾病。



        《自然》在报道中指出,中国科学家“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该方法比传统克隆方法更高效、更安全,会引起人们对治疗性克隆的兴趣”。在克隆羊  “多莉”的老家——罗斯林研究所的发育生物学部主任布鲁斯认为,iPS技术是一场革命,而“小小”宣布了这场革命的胜利。  “以往大多数研究都是小步进展,而‘小小’是一次飞跃”。布鲁斯表示,在克隆的道路上,“‘小小’接过了‘多利’点燃的火炬”。



        据悉,《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有:乳房X光造影检查新规定、艾滋病疫苗、美国解除干细胞研究限制、H1N1疫苗、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培育出小鼠、前列腺癌筛查、孤独症新研究、骨质疏松症新药、确认早老性痴呆新基因、成年人体内的“褐色脂肪”研究。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