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巴斯德所连发三篇文章解析病毒研究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的研究人员近期接连发表三项研究成果,获得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基因复制起始机制。调控细胞周期的流感病毒。以及在抗HIV-1新型制剂方面的新进展。上海巴斯德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流感病毒基因复制起始机制:A型流感病毒从vRNA(viralRNA,vRNA)到cRNA(complementaryRNA,cRNA)的复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的研究人员近期接连发表三项研究成果,获得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基因复制起始机制  ;调控细胞周期的流感病毒;以及在抗HIV-1新型制剂方面的新进展。



上海巴斯德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流感病毒基因复制起始机制:A型流感病毒从vRNA  (viral  RNA,  vRNA  )到cRNA  (complementary  RNA,  cRNA)的复制是从vRNA  3’末端的第二位核苷酸残基开始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这项研究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丰田哲也研究员领导完成,其他研究人员包括博士研究生张仕坚等。



A型流感病毒是负链单链RNA病毒,迄今为止已引起四次全球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具有很高变异性,第一年接种疫苗后,一般第二年就需要重新接种新疫苗。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  NA)以及M2  离子通道的药物均发现抗药突变体。因此,深入理解和揭示A型流感病毒基因复制包括基因复制起始机制,对于寻找抗流感病毒的靶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在这篇文章中证实,为了能够复制完整cRNA,病毒首先利用宿主核苷酸末端转移酶在vRNA  3’  末端添加核苷酸残基。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cRNA到vRNA的复制过程中,病毒首先在cRNA  3’  端内部序列开始合成ApG双核苷酸RNA;  然后,ApG双核苷酸由于下游RNA空间结构的限制转移至cRNA  3’  端与GpC配对引发复制延伸。该研究不但揭示了病毒从vRNA到cRNA复制过程起始的机制,而且更深入发现了cRNA到vRNA复制起始中ApG生成后转移分子机理。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孙兵研究员课题组则发表了关于流感病毒调控宿主细胞周期的研究论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流感病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A/WSN/33  (H1N1)的复制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一些调控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转换的蛋白如高度磷酸化的Rb,  p21,cyclinE,cyclinD1等在病毒感染后明显下调。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流感病毒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对病毒蛋白表达和病毒大量产生有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一些其它流感病毒株也具有类似的作用。由此可见,这种作用有可能是流感病毒干预宿主细胞周期的一种普遍性机制。该发现为流感病毒致病机理和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上海巴斯德所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杂志Retrovirology上发表了关于有效捕获HIV-1包膜蛋白上瞬间暴露中和表位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由周保罗研究员领导的“抗病毒免疫与遗传治疗”研究组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合作完成。



如何设计免疫原使其诱导出针对HIV-1包膜蛋白的广谱中和抗体反应是当今HIV-1疫苗开发的难点。诱导出这些广谱中和抗体的包膜蛋白表位包括构象依赖的和构象非依赖两种方式。迄今为止发现的约10个广谱中和抗体识别的表位均是构象非依赖的。然而,HIV-1感染靶细胞时,包膜蛋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和辅助性受体作用后会发生一系列构象改变,从而暴露出构象诱导的瞬时性广谱中和表位。但这些构象诱导的瞬时暴露的广谱中和表位往往很难用常规方法发现和界定。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用糖基磷脂酰肌醇锚(GPI)将构象依赖的单链抗体锚定在HIV-1易感细胞表面介导病毒进入或者释放的脂筏区。研究发现其中4个单链抗体可不同程度地中和HIV-1,并发现一个识别CD4诱导的极为保守表位的GPI锚定的单链抗体X5,能完全抑制本研究中所用的多亚型HIV-1假病毒株以及5个野生型病毒株的感染。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细胞表面表达有GPI锚定的单链抗体X5的人T细胞能够长期完全性抑制HIV-1的复制、完全阻止gp120介导的细胞-细胞间融合以及抑制人树突状细胞通过DC-SIGN捕获的HIV-1的感染。更为重要的是,X5的表位对于保持HIV-1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作用,也证明了X5表位是抗HIV-1的潜在重要靶点。因此,GPI锚定的单链抗体有可能开发为一种通用且有效的方法来发现并界定HIV-1和其它包膜病毒中构象诱导的瞬时暴露的中和抗体及中和表位。GPI锚定的单链抗体X5,因其抗HIV-1的广谱性、强有力的中和活性及其中和表位不易逃逸的保守性,极有潜力被开发成为抗HIV-1的新型制剂,从而对艾滋病的预防及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生物通:万纹)
作者: 2010-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