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疫情背后的监管危机

来源:科学新闻
摘要:虽然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已经逐渐平息,然而在应对疫情方面,德国的卫生监管体系却遭到诟病王玲欧洲的卫生官员一直对欧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快速反应体系十分自信。5月上旬开始于德国的大肠杆菌疫情信息通报不仅没有能够快速遏制疫情蔓延,找出疾病病源,反而使得欧洲国家之间爆发了口水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贸易纠纷。......

点击显示 收起

虽然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已经逐渐平息,然而在应对疫情方面,德国的卫生监管体系却遭到诟病

  

王玲

  

欧洲的卫生官员一直对欧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快速反应体系十分自信。欧洲农业联盟秘书长Pekka  Pesonen向媒体表示,欧洲大概有5亿的消费者,而且欧洲的食品安全标准可能是最好的。这一27国组织在1979年就建立了食品及饲料快速预警体系,预报预警范围甚至超出了欧盟成员国范围。仅在2009年,该组织就发布了8000个警报,包括500个严重警报。

  

然而,这个系统也有失灵的时候。5月上旬开始于德国的大肠杆菌疫情信息通报不仅没有能够快速遏制疫情蔓延,找出疾病病源,反而使得欧洲国家之间爆发了口水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贸易纠纷。

  

德国的教训

  

德国的卫生监管系统成为众矢之的。在德国,位于柏林的Robert  Koch研究所负责国家层面的疾病控制和监测,但是由于德国的卫生体系并未给予其应有的权力来协调和管理各个州政府的健康事务。相反的,德国的17个州政府有权力处理本州的健康事务并进行信息发布。在Robert  Koch研究所进行实验的同时,州政府负责健康监测的科学家也在进行研究:汉堡的科学家首先确认西班牙的黄瓜是感染源,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稍后,Lower-Saxony的科学家又指出德国的豆芽菜是真正的元凶,在没有正式确定之前,该州的卫生官员就向外界发布了这一结论。

  

德国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Stefan  Etgeton认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德国卫生监管体系存在的大问题,复杂而没有头绪的信息发布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他建议未来联邦政府层面和州政府层面需要更好的合作,以及时应对类似的疫情。国际卫生组织(WHO)的专家也认为德国缺乏国家层面的中心监控网络来协调各州卫生事务,各个州之间的信息也没有办法有效交流。

  

对于欧盟的联动监测体系来说,德国的案例似乎也具有启示性。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各方面都比较强势的国家,在应对疫情上更多地依赖国内科学家的研究和国内的卫生监管体系,直到疫情发生后的数星期才向欧盟卫生监管体系求助。

  

美国的经验

  

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是“国家—州—地方”三级体系。美国疾控中心(CDC)是整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的核心和协调中心。

  

为了与国际合作,美国CDC还成立了由医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官员组成的国际联合小组,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的信息交流与协作。

  

美国联邦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方式,避免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脱漏或重复,防止因管理缺位导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食品行业。

  

1993年美国在O157:H7大肠杆菌疫情暴发后,建立了名为PulseNet的快速监测网络平台。这个系统可以快速对比引起感染的可疑细菌的分子指纹图谱与已知的致病原,结果会上传至国家信息中心,以便实时监测追踪疫情的感染情况。

  

美国CDC的流行病学家Christopher  Braden表示,由于PulseNet的建立,美国发现的感染疫情数目已经成倍增长,“为及时发现食品生产环节中的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武器。”

  

对中国的启示

  

此次德国疫情爆发时,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及时发布了与疫情相关信息,随时针对疫情对国内进行风险评估,随时调整应对响应级别和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针对疫情做好实验室技术准备,并对各级有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快速培训。

  

但中国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仍然不算成熟。

  

中国有“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与控制网络,并且有与之对应的疾病监测网络,接受中国疾控中心的领导。尽管在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架上与美国类似,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人才,中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并不尽如人意。在疫情信息的快速收集、严格甄别、有效分析和深度挖掘利用方面,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整合机制。

  

此外,中国的食品供应链分布更加广泛,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难以及时有效清查和处理。德国疫情发生后,卫生官员对于哪个食品供应的哪个环节出现了污染并不清楚:到底是农场工人的生产环节、包装环节还是运输环节。

  

有专家认为,良好的溯源制度,将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做成每个农产品的“身份证”,可以方便查找问题环节。■

  

参考文献:

  

Nature  474,  137  (2011)
作者: 2011-7-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