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耳鼻喉科

听力损失与突发性聋预后的关系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7月31日消息,从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突聋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高频听力损失程度是突发性聋预后的一个可靠评估因素。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06年12月第6期刊登一项......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7月31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年20卷6期504-506 医学空间(MEDcyber.com)7月31日消息,从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突聋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高频听力损失程度是突发性聋预后的一个可靠评估因素。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06年12月第6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对146例(167耳)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AS统计软件对纯音听阈情况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探索听力损失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周彬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听力损失曲线为全聋型,纯音高频听阈(4000Hz及8000Hz)损失较重,高频听阈(4000Hz+8000Hz)大于低频(250Hz+500Hz)听阈的患者预后不佳;多因素分析显示,8000Hz的听阈水平与预后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4000Hz听阈及听力损失类型。

因此可见从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突聋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高频听力损失程度是突发性聋预后的一个可靠评估因素。
作者: 2007-7-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