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妇科与产科

女性宫颈癌早诊断早治疗,死亡率降低约70%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5年05月18日《健康报》新近的研究表明,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很高。如果在癌症高发区或高危人群中坚持每1~2年一次宫颈癌筛查10年以上,就能发现早期宫颈癌。发现早期宫颈癌后及时进行正规治疗,能使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约70%......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05月18日 《健康报》 新近的研究表明,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很高。如果在癌症高发区或高危人群中坚持每1~2年一次宫颈癌筛查10年以上,就能发现早期宫颈癌。发现早期宫颈癌后及时进行正规治疗,能使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约70%。可以说,只要坚持检查,及时治疗,女性就无须惧怕宫颈癌。

“捕捉”宫颈癌有6招儿

巴氏涂片法20世纪40年代,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法诞生了。这种方法是把宫颈细胞涂抹在玻片上进行染色并进行分类,是一种既简便又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医生借此可以发现没有任何症状的异常者。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的宫颈细胞分类法——伯塞斯达系统(TBS)诞生了。由于这种细胞分类法更加合理、准确,因此目前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巴氏5级细胞分类法。

液基细胞学检查法传统的宫颈巴氏涂片有50%~60%的假阴性率,人们发现这种假阴性率是由制片误差所致。1996年美国FDA批准了改善制片质量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此法在制片的过程中清除了血液、黏液及各种炎症细胞的干扰,避免了细胞的过度重叠,使细胞易于观察,识别细胞高度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和90%。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检查法使发现病变的敏感度提高了10%~15%,还可发现约10%的亚临床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者。

分子生物学技术(HPV)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学领域里,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已生产100多种医用活性多肽和疫苗,其中某些HPV已在近两年由国外引进,用于宫颈癌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杂交捕获法(HC-2)由美国FDA批准的杂交捕获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人乳头状病毒DNA的新技术。中国医科院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宫颈巴氏涂片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5%。

肉眼观察法(VIA)用3%~5%的冰醋酸染色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子宫颈上皮反应,可以诊断宫颈病变。此法的优点是易于培训、费用低廉、快速可行,适用于大批人群筛查。这种筛查方法的缺点是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低,分别为50%~70%和85%。

阴道镜检查法此法是使用阴道镜将子宫颈、阴道和外阴黏膜放大一定倍数,在光的照射下,观察肉眼所看不到的上皮和血管变化。阴道镜检查法普遍用于下生殖道疾病的诊断,尤其适用于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诊断。

目前各地妇幼保健机构或综合医院一般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以上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

查出宫颈癌怎么治

癌前病变(CIN)近年来CIN的治疗趋于保守。原因是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要经过10年左右时间,其中约20%~50%宫颈不典型增生可发生逆转,经保守治疗的治愈率可达97%以上。所以,目前对CIN总的治疗原则为:

对CIN1、2级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对年轻的CIN1级病变者可以随访观察,对CIN3级要求生育者可行锥形切除,术后密切随访。采用保守治疗时必须注意:

①排除早期浸润癌及浸润癌。

②宜在阴道镜直视下进行各种治疗。

③进行锥切的范围以超出宫颈全部病变5mm为宜,深度不应少于4mm。
宫颈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5-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