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免疫系统

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机理被揭密

来源:生物谷
摘要: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很难将肿瘤有效地清除。了解T淋巴细胞整个杀伤过程的机理,将有可能提高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的效率,增加抗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前景。Curie研究所法国国家卫生暨医学研究院(INSERM)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员利用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第一次在体内实时展示了T淋巴细胞如何浸入实体瘤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很难将肿瘤有效地清除。了解T淋巴细胞整个杀伤过程的机理,将有可能提高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的效率,增加抗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前景。Curie研究所法国国家卫生暨医学研究院(INSERM)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员利用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第一次在体内实时展示了T淋巴细胞如何浸入实体瘤组织并与之相互作用。这些“防卫者”可以很巧妙地在敌区四周“巡逻”,一旦发现它们可识别的肿瘤细胞,它们就会停下来进行清除,完毕又继续它们的“巡逻”。T淋巴细胞“巡逻”速度加快,有可能是靶细胞的缺乏,也可能是免疫系统的功能缺陷。实验成果发表在《实验医学杂志》(JEM)上。  

T淋巴细胞是如何清除肿瘤的?Curie研究所的研究员最近目睹了这一过程。Curie研究所CNRS及物理化学系的一位INSERM科学家、双光子显微镜技术专家Luc  Fetler和Curie研究所免疫与肿瘤系著名的免疫学家Alexandre  Boissonnas通过密切的合作得到了这一过程所有的图像,最终编辑成12个视频系列。  

机体抵御感染和肿瘤靠的是一系列的保护因子,其中有些因子的作用是非特异性,而有些则是高度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属于后者,其表面携带的膜受体可与病理细胞上的抗原形成互补,进而识别、清除之,从而完成保护机体的使命。抗原可经过递呈而激活T淋巴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可特异地识别感染因子及肿瘤细胞,结合并给予致死剂量的酶。  

T淋巴细胞什么时候侵入肿瘤中?在Alexandre  Boissonnas  和Luc  Fetle的实验以前,对于激活的T淋巴细胞在到达实体瘤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从来没有人在细胞水平进行观察过。对肿瘤抗原的识别决定了T淋巴细胞的行为。为了证实这一结论,研究者进行了动物实验,观察了T淋巴细胞在两组肿瘤里的迁移轨道,一组是经过修饰的特异性抗原—卵白蛋白(OVA)阳性肿瘤,另一组则是作为对照的OVA抗原阴性肿瘤。在给动物注入有或无OVA抗原的肿瘤细胞8-10天后,肿瘤细胞数可达500-1000/mm  3  ,这时研究者给小鼠注入大剂量的OVA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在注入T细胞一周后只是OVA抗原阳性的肿瘤消失了。在这期间,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就可在实体瘤表面150微米内进行原位摄片,每一个片子都可显示出不同细胞群、血管及胶原纤维,如果把这些图像按顺序排起来,就可以把一个T淋巴细胞的迁移轨道显示出来。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在不同的两个肿瘤形成阶段显示了两种主要细胞间(T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在OVA抗原阴性肿瘤形成的整个过程中,T细胞的“巡逻”始终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大约10微米/分钟)。但在OVA抗原阳性肿瘤内T细胞的行为就发生了改变,在输入T淋巴细胞3-4天后,肿瘤开始停止生长,此时可观察到T细胞的“巡逻”变慢(约4微米/分钟)并且经常停顿下来,这时它们迁移的平均速度基本维持在4微米/分钟这一水平。稍后,在肿瘤开始缩小时,大多数的T淋巴细胞迁移速度又会恢复为原来的水平。因此,总的来说,T淋巴细胞的迁移轨道在富含活的肿瘤细胞的区域内会显示得很窄,而在富含死的肿瘤细胞的区域内则会变得宽大且弥漫。Curie研究所的科学家总结说,正是特异性抗原“逮住”了可以识别、杀灭自己的T淋巴细胞。  

科学家进一步比较了整个过程中T淋巴细胞在两种肿瘤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肿瘤的四周总会有T细胞的出现,但特异性抗原的存在是使T细胞深入渗透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实验结果已经由两系癌细胞产生的两类实验性肿瘤证实。  

更清楚地了解免疫系统作用机理是进一步优化免疫疗法的关键,而免疫疗法是未来治疗肿瘤中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 2007-3-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