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细胞分子与蛋白质组

驱动蛋白产生动力的根源

来源:科学网
摘要:驱动蛋白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三磷酸腺苷(ATP)是通过何种机制结合来生成运动所需的动力。在最新的研究中,Hwang等人通过分析现有结构,并加以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颈部连接器的构象变化的涉及了9个残基的N端区域,即肽链,这是产生动力不可或缺的力量。研究表明,在结合三磷酸腺苷之前,驱动蛋白与颈部连接器形成......

点击显示 收起

驱动蛋白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三磷酸腺苷(ATP)是通过何种机制结合来生成运动所需的动力?

  

在最新的研究中,Hwang等人通过分析现有结构,并加以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颈部连接器的构象变化的涉及了9个残基的N端区域,即肽链,这是产生动力不可或缺的力量。

  

研究表明,在结合三磷酸腺苷之前,驱动蛋白与颈部连接器形成了一个β片,即颈部束,从而诱发颈部连接器向前运动,随后通过插销式的结合运动到头部。另外,对运动停止的估算和模型的各向异性外部荷载的计算结果都与测量出的挟制力数据完全一致。

  

此外,Hwang等提出的通过形成颈部束的方式产生动力的可能适用于多个驱动蛋白族。新的研究阐明了驱动蛋白作为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力马达的设计原理。

  

相关论文发表在2008年1月8日的《结构》(Structure)杂志上。(科学网  武彦文/编译)
作者: 2008-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