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呼吸系统相关

硝酸鼻滴入后的梗阻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免疫细胞浸润及支气管血管的重塑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2免疫细胞气道浸润及支气管血管的重塑过程对于了解梗阻性细支气管炎(BO)的发病非常有用,为确认广泛分布或形成淋巴样滤泡的免疫细胞、胶原密度以及血管因素在其发病中的意义,采用硝酸(NA)鼻滴入8周后......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10月07日 Lung. 2006 Jul-Aug;184(4):229-38. 22 免疫细胞气道浸润及支气管血管的重塑过程对于了解梗阻性细支气管炎(BO)的发病非常有用,为确认广泛分布或形成淋巴样滤泡的免疫细胞、胶原密度以及血管因素在其发病中的意义,采用硝酸(NA)鼻滴入8周后,观察肺的改变,如内腔扭曲、上皮层折叠、终末细支气管(TB)腔完全闭塞以及管壁厚度增加。可见TB 和 TA(终动脉)腔的形态改变与检测指标的差异一致。与非BO组肺相比,BO组肺的TB直径及管腔显著降低(0.76 +/- 0.05 mum vs. 0.81 +/- 0.05 mum and 12286.13 +/- 378.83 mum vs. 18182.27 +/- 5593.98 mum, p = 0.05 and p = 0.01);同样,与非BO组肺相比,BO组肺的TB管腔厚度显著增大(201.72 +/- 35.75 mum vs. 149.75 +/- 40.61 mum, p = 0.007);TB、TA及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中免(BALT)疫细胞的形态改变也与观察到的定量差别一致。因此认为免疫细胞浸润及胶原/血管的重塑过程与硝酸鼻滴入后的梗阻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中的组织学改变相关,可能成为治疗人类细支气管炎的新的靶点。
作者: 2006-10-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