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精神心理疾病

疼痛并非都是躯体疾病造成——专家提示:部分患者是心理出现了偏差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庆油田总医院疼痛门诊专家、麻醉科主任李俊教授为她解开了“心锁”:于某长期胸口闷痛的原因,是由抑郁症引起的。“近两年,我们疼痛门诊已接待了30多例像于某这样的患者,这些人常表现为这样那样的病痛,如头痛、背痛、胸痛、腹痛等各种躯体疼痛,以及腹胀、便秘、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记忆......

点击显示 收起


  
  58岁的退休女干部于某,几年来胸部一直闷痛,曾先后接受两次冠状动脉造影及其他相关检查,但始终找不出症结所在,最后只能靠强效镇痛剂止痛。这使她感觉非常痛苦,自认为得了无法医治的怪病。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庆油田总医院疼痛门诊专家、麻醉科主任李俊教授为她解开了“心锁”:于某长期胸口闷痛的原因,是由抑郁症引起的!
  “近两年,我们疼痛门诊已接待了30多例像于某这样的患者,这些人常表现为这样那样的病痛,如头痛、背痛、胸痛、腹痛等各种躯体疼痛,以及腹胀、便秘、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他们反复做各种检查,却查不出有什么器质性疾病。也就是说,他们的疼痛和其他临床表现并非躯体疾病造成的,绝大多数的人是精神心理出现了偏差。”李俊主任介绍说。
  “不是痛风,没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不曾发生强直性脊柱炎,但身上分布的疼痛点,轻轻一碰就让人痛不欲生”。有台湾医生曾报道并描述过这样特殊的病例,并将其命名为“纤维肌痛症”。患有这类难缠症状的人,大多个性刚强,自我要求严格,做事力求完美。本文开头提到的于女士就是这样一个人,尤其是退休后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因此就出现了查不出原因的躯体疼痛。
  台湾学者认为,纤维肌痛症患病者尤其多见于健康的年轻人和中年女性,因为和许多内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所以经常容易被忽视,更难以和抑郁症等心理疾患联系上。
  李俊指出,早在1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一个人如果情绪长期低落,甚至每天都很恶劣,并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就应警惕抑郁症了。就医生而言,务必要清楚地认识到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在为病人检查而找不到具体器质性问题时,要充分与之交谈,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和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到洞察入微,切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抑郁症和大脑神经递质五羟色胺的低下有直接关系,因而抑郁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时用药,提高血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就可摆脱“心魔”的纠缠,也同时可使各种躯体症状消失。
   (衣晓峰)
作者: 2007-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