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解放军302医院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成军教授

来源:健康报
摘要:”说这话时,解放军302医院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成军教授年轻的目光中有快乐有欣慰,更有40年人生历练赐给他的感悟与智慧。于是,他如愿地考入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的第一位传染病学硕士研究生,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1991年又成为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斯崇文教授的第一位传染病学博士生。■6......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日前由国家科技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3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件科技大事评选活动中,经过近14万群众的投票评选,  “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乙型肝炎病毒新的基因编码”跻身十件科技大事之列。有权威评论说,新基因的破译,为了解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炎症形成的机制,迈出了万里长征最关键的一步。  “肝炎病毒新基因就在人体第22号染色体上……它真像一个和我捉迷藏的孩子,可我终于发现了它。”说这话时,解放军302医院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成军教授年轻的目光中有快乐有欣慰,更有40年人生历练赐给他的感悟与智慧。  



      

        成军  成功就在坚持中      

     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成军总是以精彩的报告论述和潇洒自信的为人风范赢得国际同行的瞩目。

  说起这些,成军谦虚地笑笑,说自己是个农村娃,今后无论走多远,都不会改变骨子里的纯朴本色。

  ■我有一面用奖状装点的光荣墙

  生长在山东淄博高青县的成军,童年生活很苦。“高粱饭、地瓜是一家人三餐的主食。

  也许是因为我的胃口大,我总是感觉吃不饱。

  至于吃碗大米饭,吃顿红烧肉,那简直是奢想。”成军的回忆里有几许苦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懂事起,成军就是父母劳动的好帮手。庄稼地里的农活,他样样在行。那时,他上学最大的快乐就是考一个好成绩,到学年底,能拥有一面用奖状装点的光荣墙,让辛苦了一年的父母看着,脸上多些笑容。

  1981年,成军考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家人先喜后愁:到哪里筹措路费?恰巧邻居刚刚卖了一头猪,赚得71元,父母向好心的邻居借了60元。带着这笔“巨款”,成军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在别人看来,穿军装英姿飒爽,神气十足,但成军心里清楚,父母之所以为他选择军医大,就是为了让他衣食无忧,安心求学。

  在学校,每个假期成军都坚持回家和父母一起下地劳动。“对我而言,干农活是一门必修课。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那种为父母分担生活重压的责任感加速了我的成长。”成军由衷地说。

  ■我给自己的智商打“及格”

  说起成军的行事风格,大家的印象是“踏实、严谨、认真”。比如,为了从一大堆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找到一份自己所需的重要文章,别人可能会随意地翻翻看看,试图寻找捷径来完成,而他宁肯泡上大半天的工夫,从头到尾翻个遍,直到找到为止。

  “在旁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个很笨的办法,但这就是我做人做事的习惯。如果要给自己的智商打分的话,我只能打60分。我是一个不太会使巧劲的人。”但同时,成军认为自己是一个极有条理、计划性很强的人。“大至一个课题的某个工作阶段,小至一周的工作安排,我都会用计划来量化我的每一个工作步骤,力争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件事。

  如偶遇突发事件,那就在工作日记上打一个叉子,一有空闲,马上补上。”

  遥想1986年,在同届的404名学生中,有280人参加了当年的硕士生考试,18人有幸考中,其中只有6人门门功课在60分以上,成军是其中之一。于是,他如愿地考入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的第一位传染病学硕士研究生,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1991年又成为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斯崇文教授的第一位传染病学博士生。成军正是用他自认为的“笨”办法,一步步走上成功的阶梯。

  ■美国不是我的家

  1994年11月,成军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临床免疫与传染病科开始了3年博士后的研究学习。学习期间,他发现了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编码基因,成为国际上该基因的第一发现人,该基因被收录于国际基因库,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像很多出国有成的学者一样,成军的导师也希望这位勤奋而睿智的年轻人能够留在美国工作,但成军婉言谢绝了导师的挽留,说服妻子和女儿踏上了回国的路。谈及此段经历,成军说了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其实,我打心眼里感谢美国。在求学的日子里,我学到了最先进的生物医学科技知识,同时,美国社会也把我培养成了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我真真体会到祖国对我是多么重要,真真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在白人占主流的国度里,美国不是我的家。”

  曾有记者问成军“最想说的一句话”,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60万元打造“基因中心”

  从美国学成归来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成军投入到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中。在美国,一个科学家申请到一个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重大项目课题后,马上会拥有300万美金的经费支持。而在中国,成军只拿到60万元的科研经费。

  面对资金短缺的压力,他没有被吓倒。为了建造一流的实验室,他上西安,下广州,跑上海,招募优秀高科技人才,搜集最新科研资料……一年多时间,一座500多平方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设备的实验室便正式运行了,3名博士、两名博士生、两名硕士生汇聚在他的门下。

  在欧洲爱琴海边讲学时,成军曾驻足海边欣赏浪花击打海滩的壮美景象,他发现,冲击最远的浪花不一定都是最高的浪花。他悟道:“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不应该成为一个书虫,应该是一个热爱科学、认识社会、深谙市场经济运作的全才。”

  ■我总对自己说:坚持,再“挖一挖”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摆在世界面前公认的难题。

  在对于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整个过程的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基础上,在对自身专长进行透彻分析之后,在对国内外业界成功科学家课题选择途径的分析前提下,成军做出了这样一个理性的推理:我们认识到病毒性肝炎治疗很困难,主要是因为发病机制不清楚,因此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将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确定为科研方向。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成军说,作为学科带头人,要学会牵着牛的鼻子走,而要把牛鼻子牵好就要研究牛鼻子的名堂。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成军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共发表5本专著,每本专著洋洋洒洒50万字。

  在选准、确定了科研方向之后,成军说,接下来的就是坚持。成军讲起去年4月他在日本参加学术会议时结识的一位老教授:“他是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名誉教授和气健二郎先生。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选择研究肝脏贮脂细胞,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终于创建了许多研究成果。”

  前辈科学家的成功给成军上了生动的一课:“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对待每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工作环节,才能从中发现问题,从而叩开成功的大门。”

  成军总爱谈起某年高考的作文题:一个扛着铁锹的挖井人在挖了几眼井却没有挖到水后轻易地放弃,转而去寻找“下一个”,而在他挖过的井眼中,有些已与水层近在咫尺。

  成军对此感慨:“其实,再往下挖一挖,水就出来了!”

  成军指着实验室内的试管、试剂,风趣地说:“人体有6万~10万个基因,在那段日子里,我和我的学生每天忙着克隆新基因,但是我们不能克隆科学前辈的思想。”沉吟了一下,他接着说:“虽然我们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样的探索要花多长时间,在别人看来,这种努力是令人绝望的。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下去,再挖一挖,不放过每一个结果和环节,真的是害怕在我们一不小心的疏忽间与真理的‘水’擦肩而过。”

  ■我是长城的一块砖

  翻开成军的工作簿,从1998年至今,成军共带出了41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最喜欢学生管他叫“成老师”。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成军希望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对科学的热爱传达给年轻人。他总说,因为热爱,所以工作即快乐,工作即休息,工作即享受。

  谈到一个优秀学生的科学素质,成军说,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富有创见的前瞻意识。面对外界的诱惑,要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1世纪,科学研究领域的划分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成军经常告诫学生,如果对一个专业没有3~5年的努力和积累,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

  他说,2003年春季,全球遭遇了SARS的挑战。此时,不少人认为机会来了,要求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投入到冠状病毒的研究中。殊不知,关于呼吸道冠状病毒的研究始终是呼吸道病毒研究领域的重头戏。科学研究本身应该是纯洁和严肃的,单单凭着赶时髦的投机心理,注定会失败。

  成军说,多年来,学术界赶时髦的风气一直蔓延。细胞凋亡时髦就研究细胞凋亡,去年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时髦之处就是RNA干扰。

  试想,如果没有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孜孜以求地耕耘,一看到别人的研究结果,就盲目地跟风,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为了加强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军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他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入手,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实验室创业初期,成军曾大胆启用刚刚分配来的女大专毕业生,安排她从事难度比较大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事实证明,她不仅很快适应了这一工作,而且还能指导数名硕士、博士生从事这项研究,并最终以优秀的论文答辩获得学位。

  成军总对他的团队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长城的一块砖。虽然每个人的力量都不是最强的,但是经过合理的安排组合,可以使这个集体的力量变得最大化,从而去攻克一个个难关。

  作为老师,成军坦言:“我最不怕学生比我强,我盼着他们能超过我。科学是阳春白雪的事业,我只是传授先进知识和思想的引路人,而不能充当一个独裁的暴君。”

  走进基因治疗研究中心,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成军告诉我:“我们的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开开心心地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成为一条不成文的‘纪律’。我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我为大家特别购置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饭煲等生活必需品。平时做实验、搞研究,如果累了、乏了,就去洗洗衣服,做做饭。以此来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排遣一下思乡之苦。”

  在同事眼里,成军是一个富有智慧、活力非凡的年轻学者,而在学生看来,他不仅是一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良师,还是一位善于体贴他人的益友。



  ■本期人物成军

  1963年8月17日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现任解放军第302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传染病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常委、解放军医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目前,主要从事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方向是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已先后参编出版了学术专著11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及综述400余篇。



  ■成军的话

  →作为学科带头人,要学会牵着牛的鼻子走,就要研究牛鼻子的名堂。

  →科学研究本身应该是纯洁和严肃的,单单凭着赶时髦的投机心理,注定会失败。

  →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对待每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工作环节,才能从中发现问题,从而叩开成功的大门。

  →我和我的学生每天忙着克隆新基因,但是我们不克隆科学前辈的思想。

  →我最不怕学生比我强,我盼着他们能超过我。科学是阳春白雪的事业,我只是传授先进知识和思想的引路人,而不能充当一个独裁的暴君。

  →因为热爱,所以工作即快乐,工作即休息,工作即享受。

  →冲击最远的浪花不一定都是最高的浪花。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不应该成为一个书虫,应该是一个热爱科学、认识社会、深谙市场经济运作的全才。



  ■成军的梦

  →全球有乙肝病毒感染者3.5亿人,其中1/3以上在中国。

  我梦想自己领导的团队能尽快建立肝炎病毒-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理论体系,找到治疗肝病更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为肝炎病人造福。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