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上海瑞金医院发现17OHD致病基因五种新突变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摘要: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性腺专病小组通过对8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患者及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5种新的突变类型,而D487-F489del为最常见突变基因型。三维蛋白结构分析和体外实验表明基因型和表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7OH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为CYP17A1基因突变所致,是先天性肾上腺......

点击显示 收起

        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性腺专病小组通过对8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患者及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5种新的突变类型,而D487-F489del为最常见突变基因型。三维蛋白结构分析和体外实验表明基因型和表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7OH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为CYP17A1基因突变所致,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少见类型,国内外仅有不足200例报道。

  该研究小组在近3年的时间中收集到7个家系共8例患者,是国内外报道的最大家系系列之一。通过对其致病基因CYP17A1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共发现6种突变类型,其中5种在国内外未见报道。而D487-F489del的发生频率更是占到36%,为最常见突变基因型。

        该研究其中1例女性患者临床表现极不典型,不仅其乳房发育同正常成年女性,而且月经规律,临床上能够提示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的只有腋毛、阴毛缺如和轻度高血压。研究小组对该患者及家系进行基因诊断证实,并通过载体构建及真核转染,检测17羟化酶活性等体外实验方法证实该患者的致病突变F453S仅引起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活性的部分缺失(29%),因而导致临床表型的不典型。而其他典型患者的基因突变几乎使酶活性完全丧失。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所构建的三维蛋白结构分析表明,该致病突变仅可使靠近功能域的α螺旋轻微背曲,导致酶学功能的轻度改变,进一步证实其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性。
作者: 2007-3-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