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计算生物学所等构建出首张中国人群的拷贝数变异谱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摘要:近日,PLoS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徐书华研究员和金力教授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MapofCopyNumberVariationsinChinesePopulations。该项工作构建了首张包括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拷贝数变异图谱,为研究中国人群的基因组多样性、群体分化和环境适应以及复杂性状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徐书华研究员和金力教授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Map  of  Copy  Number  Variations  in  Chinese  Populations。该项工作构建了首张包括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拷贝数变异图谱,为研究中国人群的基因组多样性、群体分化和环境适应以及复杂性状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信息参考。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近几年人类基因组和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人群的拷贝数变异研究,正如几乎所有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都在汉族人中进行一样,无论是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还是国内独立开展的工作多集中在汉族人群。然而,一方面,中国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绝大部分存在于少数民族人群中,另一方面,对于基因功能和表型拷贝数变异的相对其他变异如单核苷酸多态的效应要大得多,但是其频率也较低,以至于在全基因组寻找与特定表型或疾病关联的拷贝数变异往往需要参考数据库。



该项工作利用Affymetrix芯片技术,通过近1百万个拷贝数变异探针的信息,在汉族、藏族、侗族、瑶族、壮族、黎族和维吾尔族群体样本中检测了全基因组范围的拷贝数变异;并系统比较和分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中国人群与世界其他大洲人群的基因组多样性和群体差异。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人群与汉族人群不共享的拷贝数变异区域多达35%;与欧洲人群的研究结果相比,标签拷贝数变异(tag  CNV)在中国人群之间的可移植性要低很多,提示全面研究中国人群拷贝数变异的必要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群体特异性的拷贝数变异可能与人群对其特定生存环境的长期适应有关。



该工作由博士生楼海一在导师金力教授和徐书华研究员的指导下,与复旦大学及哈佛儿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多项基金的资助。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