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待分类信息

读懂“马拉松”手术:时间线上的生命拉锯战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神经外科几位医生手术后累瘫在手术台地下&mdash。患者有动脉瘤、脑肿瘤等多处肿瘤,手术前后动用了6个麻醉医生,8个器械、巡回护士以及330张脑棉片&hellip。32小时,几乎两天一夜,随着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有很多人因感动而点赞,也有很多人怀有疑问,什么样的病情需要手术耗时这么长。■本报见习记者贡晓丽手术的......

点击显示 收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一张照片——神经外科几位医生手术后累瘫在手术台地下——至今已在网络中流传数月。

患者有动脉瘤、脑肿瘤等多处肿瘤,手术前后动用了6个麻醉医生,8个器械、巡回护士以及330张脑棉片……32小时,几乎两天一夜,随着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有很多人因感动而点赞,也有很多人怀有疑问,什么样的病情需要手术耗时这么长?

■本报见习记者 贡晓丽

“手术的类别、复杂程度、临时出现的紧急状况等都是制约手术时间的重要因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医生邓硕曾解释说,“一般来讲主动脉置换术、心肺移植术或肝脏移植术等创伤面大、出血多的手术所用时间会比较长。”

手术时间越长意味着手术难度越大。此外,术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或不可预料情况,往往对手术进度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延长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缘何长

一些人认为,医生手脚麻利手术就进行得快,时间太久说明这个医生水平欠缺,其实不然。邓硕曾介绍,血管外科碰见马拉松手术的机会很多,很多手术需要麻醉科、泌尿外科、肝脏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参与,这是由血管病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以复杂的主动脉疾病来说,常常累及内脏等多条动脉,有时还需要肾移植,一台手术要解决很多问题,时间自然就长了。”

让邓硕曾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场全主动脉弓头臂置换手术,手术过程花费整整20个小时,“手术期间需要让患者体温降到20摄氏度以下,暂停全身循环半个小时,减少代谢,类似于进入冬眠状态”。这个过程只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才能减少对脏器、中枢神经的伤害,之后必须恢复患者的全身循环。

手术时间越长,对麻醉医生的考验越大。他们需要尽可能维护患者的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维持麻醉深度,观察出入量等,使患者能平稳度过这段时间。

医生一波一波的轮番作战或者利用间歇时间补充体力已经成为马拉松手术的常用战术。“手术预计难度高、时间长的话,一般会有两个梯队的医生轮番进行手术,医生的中途短暂休息一般并不会对在麻醉状态下的病人产生太大影响。”邓硕曾说。

除了手术难度大导致时间长外,手术中突发的惊险情况也会让手术时间变得更长。血管外科医生将之称为“血战”,顾名思义,就是手术中会有大量出血。邓硕曾则将大血管手术形容为“起早贪黑、浴血奋战”。

全力以赴“打一场仗”

心肺移植手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量缩短从供体到受体之间的器官移植时间和供体热缺血时间。“由于器官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往往不在一家医院,需要医生前往供者医院获取器官,由此从器官的摘取到移植,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衔结得非常紧密,多地同步进行准备工作,宝贵的时间丝毫不能浪费。”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静瑜介绍说,“这也是为了保证器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患者的安全。”

在器官移植领域,越是有经验的团队,做长时间手术的机会也越多。陈静瑜团队平均一周要完成1~2台肺移植手术,创造过18小时4台的肺移植纪录。

“马拉松式手术得连续站10多个小时,要求医生要有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面条、包子都是经常出现在陈静瑜博客中的餐食,“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食物都会尽量不选汤、粥一类。”陈静瑜坦言,数个小时的手术完成下来就像打了一次大仗,“特别能体会瘫倒在手术室的状态”。

对医生而言,除了身体、心理素质外,术前的手术设计和人员安排同样很重要。陈静瑜做过一张非常清晰的肺移植手术流程图。在这张流程图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不管手术难度如何,我们团队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演练、改善、提高”。

由于掌握复杂手术的专科医生较少,也是很多有经验的医生不得不进行马拉松手术的原因。为培养医生的技术,陈静瑜开始逐渐走向“师傅”的角色。他所在的团队,目前已有两位医生可以单独完成肺移植手术,甚至可以去外院指导手术。

不得已的“马拉松”

“手术时间的长短实际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案等多个因素。随着手术器械、技术、方法的改良及微创技术的应用,现在神经外科的手术时间已经大大缩短了,比之前的十几个小时缩短了一倍。”上海德济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曾介绍。

技术提升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此,邓硕曾表示肯定:“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以及人工血管质量的保障,都使得血管置换手术时间有所缩短。”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病情复杂、必须要进行马拉松手术的患者,“骨科的脊柱大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肝胆外科的肝脏切除术、口腔科的下颌骨切除术等等,手术时间都很长。”邓硕曾从麻醉医生的视角总结了各科的马拉松手术。

既然长时间手术不可避免,家属就要作好思想准备,对医生的工作多一些支持与鼓励,尽量协助医生在精神上保持良好的状态,以期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宋冬雷提醒道。

再来看福建协和医院那台长达32个小时的手术,即可以分析出马拉松式手术的“全部要素”:手术本身难度大、术中情况复杂,病变切除并不代表手术全部完成,清理受牵连组织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据主刀医生、福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建屏介绍,患者被查出脑出血,本以为是动脉瘤引起的,但随后的诊断结果显示,病人脑部同时长了动脉瘤、脑肿瘤等多个肿瘤,每一项手术都难度极大,更何况是罕见性地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

由于动脉瘤长在骨头后面,手术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动脉破裂。而脑干母细胞瘤则全部糊在大脑中,内部有丰富大小血管,与大脑血管连通,分离这些血管消耗了大量时间。接下去是处理术中出血,出血导致脑室积血,易形成脑水肿,需要再拿掉一个骨头。随后,医生又做了脑室引流等工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建屏表示,“每做完一项手术,都要耐心观察,有时还需要CT等检查配合,全部手术做完后,等到患者眼睛睁开、手脚会动才能放心,才能算手术结束。这场手术考验的不仅仅是医技,更考验医生的毅力与耐心。”

张晴丹绘图

读懂“马拉松”手术

近日,“32小时用生命拯救生命,福建医大协和医院刷新手术时长记录”的新闻报道一度成为网络舆情的热点事件。现代医疗当中的马拉松手术原因众多,但在历史上并不罕见的马拉松手术中,时间的延长往往是由于医疗理念或技术的不发达。

历史上手术时间最长的手术是一次持续“整整96个小时”的手术。这台手术发生在1951年的芝加哥,从2月4日一直进行到2月8日。接受手术的病人名叫Gertrude Levandowski,她因为卵巢囊肿入住芝加哥一所医院。

早期的卵巢囊肿,患者通常无特别症状,她也没有在意。等她的体重飙升到500多斤,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后才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们决定将卵巢囊肿切除,不过,由于囊肿巨大,要做的第一步是将囊肿内液体引流完毕,然后才能将其切除。按照网络对其报道来看,在医生引流过程中,每分钟的引流速度较慢,这占据了手术的大部分时间。最终,医生一共引流了90余千克的液体,随后顺利切除囊肿。

等患者顺利出院时,她的体重剩下不足300斤,那些消逝的体重就是引流液、囊肿及多余组织等。理论上,卵巢囊肿的手术难度并不算高,但局限于当时的手术条件或理念,比如每分钟引流液体120滴,势必大幅降低手术效率。

据说,史上第二长的手术发生在印度,是为一位多肢的幼儿进行手术,手术持续了快40个小时。很显然,高难度的整形外科手术,必然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历史上同样的手术不太可能再花费同样长的时间,而“32小时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医疗事件确是可能。从这些“拼命三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读出了医者父母心的责任感,更感受到了医德的崇高与美丽。

32个小时,对于患者而言,是解除病痛,重获新生的过程,而对于医生来说,却是一次挑战人体极限的超高强度劳动,是时间、体力和脑力上的超级付出,是体能的检测,是医术的考量,更是毅力与耐心的考验。

虽说连续32小时不下手术台的例子并不多见,但是日常加班、习惯性熬夜、连续长时间站手术台,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却是常态。

“马拉松”手术在感动社会大众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如何才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对医生群体、医疗行业进行评价。或许,这才是32小时手术更为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读懂了医者仁术的真正含义,读出医生们对患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医生职业的伟大与不易。(陶朵朵)

《中国科学报》 (2014-08-06 第5版 医学周刊)

作者: 贡晓丽 2014-8-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