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药理学

p11脑蛋白缺乏诱发抑郁症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6年02月07日《北京青年报》39美国和瑞典科学家最近通过一项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一种叫做p11的脑蛋白联系密切。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起因提供了新的......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02月07日 《北京青年报》 39 美国和瑞典科学家最近通过一项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一种叫做p11的脑蛋白联系密切。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起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加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介绍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其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同时也与抑郁症的产生有关。但是,人们却一直不清楚5-羟色胺在引发抑郁症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些有关抑郁症形成的理论认为,当抑郁症患者身上没有足够的5-羟色胺时,大脑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就会出现故障。此外,5-羟色胺与抑郁症的互动关系也比较复杂,主要取决于大脑神经传递素(如5-羟色胺)与受体(大脑细胞表面)之间的联系有多牢固。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了14种不同的5-羟色胺受体。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细胞是否能对5-羟色胺做出反应主要受制于一种叫做p11的蛋白物质。研究人员又对一个叫做1B的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诱发抑郁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p11蛋白则能增加细胞表面1B受体的数量,并调动这些受体与5-羟色胺一起工作。

为了验证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利用从已逝去的抑郁症患者身上获得的大脑细胞以及白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发现了如下情况:
1.抑郁症患者大脑细胞中的p11蛋白水平较没有抑郁症的人要低许多。在实验白鼠的身上也发现了同样情况。

2.给实验白鼠服用了抗抑郁症药物或实施了电击疗法,尽管两种方法的治疗机制并不一样,但均引起了白鼠大脑内的p11蛋白水平升高。

3.研究人员繁育了一些不能产生p11蛋白基因的实验白鼠。这些白鼠不但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且身上的1B受体数量及5-羟色胺的活性均较一般白鼠要低。此外,这些白鼠在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后并无明显的改善。与此相反,那些通过基因手段使p11蛋白产生量增加的白鼠不但没有抑郁症状,而且它们的大脑细胞也多带了一些5-羟色胺的受体。

这些重要的发现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会得抑郁症,而有一些人则不会得这种疾病。
作者: 2006-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