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研究发现脑组织异常带来暴力倾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摘要:美国神经学家在总结了人脑化学和遗传学研究后认为,有可能通过治疗脑部异常抑制人类暴力倾向。专家说,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为避免类似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的悲剧再次发生提供新思路。法新社4月22日援引神经学专家的话说,过去约40年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人脑中某些特定部位与人的攻击欲望和暴力倾向存......

点击显示 收起

美国神经学家在总结了人脑化学和遗传学研究后认为,有可能通过治疗脑部异常抑制人类暴力倾向。专家说,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为避免类似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的悲剧再次发生提供新思路。

法新社4月22日援引神经学专家的话说,过去约40年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人脑中某些特定部位与人的攻击欲望和暴力倾向存在联系。大脑前端部位,或称额叶前部皮层,对人的暴力倾向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部位控制着人的攻击和暴力冲动。

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新泽西州医科大学神经学专家艾伦•西格尔认为,弗州理工枪击案嫌凶赵承熙脑部存在异常。“如果我们此前能检查他的脑部,必将能够找到他大脑中的异常部位。如果他能接受适当治疗,或许惨剧就不会发生。”他说。

专家还认为,赵承熙的暴力倾向可能与他血液中复合胺不足有关。复合胺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神经传递素,一些精神错乱症状往往被认为和复合胺缺乏有关。西格尔说,现在已出现一些能有效治疗复合胺缺乏症状的药物。

有关人类暴力倾向与大脑前端组织有关的理论最早提出于1848年。当时,一名叫菲尼亚斯•盖奇的铁路工人在一次爆炸中被钢棒刺穿脑骨,脑前端受损。他后来虽保住性命,却性情大变,变得冲动好斗。在随后的医疗诊断中,专家认为盖奇的暴力倾向和脑前端受损有关。

《神经科学杂志》最近也发表一篇文章说,7岁以下儿童如果脑前端受损,那么他们将难以控制挫败感、愤怒、好斗等情绪滋生,从而导致行为反常。
作者: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