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熊志奇研究组连发两篇文章

来源:生物通
摘要:熊志奇博士早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组长,近期其研究小组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树突生长的最新研究发现复杂多样的形态是神经元的重要特征。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产生许多突起,伸展出的树突结构接受并整合传入信息,与学习记忆等高级脑功能密切相关。虽然在大......

点击显示 收起

熊志奇博士早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组长,近期其研究小组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



树突生长的最新研究发现  



复杂多样的形态是神经元的重要特征。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产生许多突起,伸展出的树突结构接受并整合传入信息,与学习记忆等高级脑功能密切相关。虽然在大脑发育过程或接受外界活性刺激的情况下,神经元的形态会发生精细的重构,但这些复杂有序的树突结构是如何形成,及其在脑损伤或外界活性刺激条件下结构重塑的机制尚不清楚。外界的信号刺激以及细胞内的基因转录对树突的结构均有重要的作用。CREB(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作为一个经典的核内转录因子,可以响应外界的信号,启动下游基因的转录,最终调节树突的形态发育;然而对于CREB如何作为一个介导因子发挥其调控作用、外界的刺激如何诱导CREB下游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树突的发育结构的机制却并不清楚。



2009年2月25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熊志奇研究组关于神经元电活性如何决定神经元形态的工作《CREB共激活因子TORC1调控活性依赖的CREB下游基因转录和皮层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主要由博士生李帅完成。发现神经元电活性可以诱导CREB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ORC1从胞浆穿梭到胞核,从而启动CREB下游基因的转录;而盐诱导激酶SIK,CREB的一个下游基因,则通过负反馈机制磷酸化TORC1并将其从核内排除,从而终止了CREB下游基因的转录。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为CREB介导的基因转录提供了新的机理,并且解释了CREB激活和下游基因表达在时程上的不一致性。研究还进一步发现TORC1对树突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内和体外基因操作发现干扰TORC1可以抑制神经元电活性诱导的树突发育,而过表达TORC1则会明显促进树突的复杂程度。在神经系统中,CREB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功能,并且在学习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这项工作发现TORC1/SIK1是调控神经元中CREB下游基因转录的钥匙,对神经元树突发育起重要的调控功能。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资助。





脆性X综合征小鼠模型的颞叶癫痫病



由Fmr1基因沉默引起的脆性X综合征(FXS),是遗传性智障的最常见形式。据报道,20-25%  的脆性X综合征患者会患上癫痫病。但是,并非所有的Fmr1敲除小鼠都出现兴奋性增加。熊志奇实验室发现,愤怒会增加野生型小鼠前脑中Fmr1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Fmr1敲除小鼠的愤怒发生过程十分迅速。在愤怒过程中,Fmr1敲除小鼠也出现持久的电图癫痫,并在愤怒后出现更多严重的癫痫苔藓纤维出芽。熊志奇实验室的研究表明,PMRP在抑制颞叶癫痫病上起关键作用,并且推理认识FXS患者更易发生癫痫的原因是一个重要平衡因素的过度神经兴奋缺失,因而无法抑制过度的神经兴奋。

  



附:



熊志奇  博士



研究组组长、研究员

xiongzhiqi@@ion.ac.cn



学习经历  

1987年-1992年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学士

1992年-1995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神经药理学专业,硕士

1995年-2000年  美国贝勒医学院药理学和神经科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0年-2003年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James  McNamara实验室  博士后

2003年  至今  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客座助理教授;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者: 2009-3-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