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杨雄里院士:大脑研究比基因组计划更艰难 绘制人脑活动图10年太短

来源:文汇报
摘要:新年伊始,美国和欧盟都提出了“人脑计划”,并不约而同地期盼在未来10年内“结果”。上周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希望和人类基因组一样,通过10年努力绘制出完整的人脑活动图”。欧洲人脑计划负责小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亨利·马克拉姆教授则希望建造一个完全模仿大脑工作的模拟平台。尽管对近几十年来国际神经科......

点击显示 收起

  新年伊始,美国和欧盟都提出了“人脑计划”,并不约而同地期盼在未来10年内“结果”。上周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希望和人类基因组一样,通过10年努力绘制出完整的人脑活动图”;欧洲人脑计划负责小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亨利·马克拉姆教授则希望建造一个完全模仿大脑工作的模拟平台。尽管对近几十年来国际神经科学方面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但复旦大学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雄里仍然认为,大脑研究和人类基因组研究并不相同,要绘制出完整的人脑活动图,10年显然是太短了。“科学家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这就很生动地说明了对脑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不是通过几年努力就能一蹴而就的。” 

  “不约而同”是水到渠成 

  尽管近年来包括脑科学在内的科学研究日益深入,然而对人脑、特别是人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块未知领域。揭示人脑奥秘,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仍是科学家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 

  早在1989年,美国就率先把20世纪的最后十年命名为“脑的十年”,欧洲各国也提出了相应的提议;1996年日本制定的“脑科学时代计划”,也把了解脑、保护脑和创造脑列为脑研究的三大任务。 

  杨雄里院士强调,中国的脑科学研究有着自己的特色。几年前,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组就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列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趋势之一;在国家的重视下,近年来我国脑科学发展成绩喜人,杨雄里1992年牵头的“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项目被列入国家科委组织的攀登计划;由他任首席科学家的“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又在1998年被列入国家首批“973计划”,近几年和脑项目有关的973项目至少有5项之多。无论从科研经费还是人员规模上,他都能切实感受到我国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神经科学研究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我国科学家在几个重要分支,如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塑性、感觉等方面,都有论文发表在国际高水平的杂志上,就是我国科研水平进步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杨雄里说。 

  现在,各国不约而同提出人脑研究计划,在杨雄里看来,这是人类对科学的“最后疆域”发起了冲刺。 

  切莫急功近利 

  对于大脑这样的复杂系统,科学家们总是需要先搞清楚组成它的部件和功能。目前科学家在细胞和分子层次上的大量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大脑组成的基本单元——神经元是如何兴奋的,神经元组成的网络(突触)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神经系统是如何发育的等问题。 

  大脑活动不是这些“部件”的简单组合,科学家们想知道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大脑高级功能,如思维、情绪这些大群细胞综合活动的产物是如何产生的,这才是揭开大脑工作奥秘的关键所在。 

  所幸的是2003年两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所提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使科学家能够在无创伤的情况下,通过颜色,在屏幕上了解到大脑不同区域不同细胞群的活跃程度,从而使人推断出大脑在实施某种功能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或许有人已经把人脑计划视为第二个人类基因组计划,但杨雄里却希望人们不要“急功近利”。“人们不可能像基因组计划标识出每个基因一样给每个神经元打上标签。”他说。困难不仅在于人脑的细胞数量多达上千亿个(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体总数),更在于大脑的活动是动态的、因环境而变化,而且在不同层次上又有不同性质的问题。“这些年容易研究的‘奶油’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往往是难啃的硬骨头。”他说。以杨雄里的研究经历来看,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对一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以后,大量新问题会接踵而来。 

  “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是绝对真理,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认识的是相对真理,我们可以无限逼近大脑的奥秘,但不能穷尽。”杨雄里说。 

  基础研究勿忘病人 

  尽管人们对能否在10年内搞清大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踏踏实实做一些研究,了解大脑的某些活动,以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的患者。就如何花更多的精力以满足临床病人的需求而言,中国科学家需要有更多的投入。菖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拜访过一家精神病医院,院长对他说,中国人和整个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了解太少,对病人的服务支撑体系也不到位。在美国提出“人脑计划”前,奥巴马政府去年曾推出过全国阿尔茨海默症计划草案,其中也提到加强对人脑的研究,以达到帮助这些患者痊愈的目的。 

  “深入的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该同步考虑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治疗、预防这类疾病、构建病人支撑体系的道路上来。”鲁白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加强科普力度,让人们不再歧视这类病人。”(记者 沈湫莎)

作者: 2013-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