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郭爱克院士PNAS利用新技术解析神经环路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双色钙成像方法,揭示了脑特定功能区域内神经元微环路和产生气味选择性的信息转换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郭院士被称为一位“果蝇院士”,这位著名的学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双色钙成像方法,揭示了脑特定功能区域内神经元微环路和产生气味选择性的信息转换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郭院士被称为一位“果蝇院士”,这位著名的学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果蝇视觉操作条件化为评价范式的实验室,也曾作为中国神经科学界首个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用,介绍了果蝇具有比学习记忆更高的认知行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个神经元从许多突触前神经元接收输入,并将这些输入信号整合为单一的输出信号。所以,单个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接收的突触前神经元的反应特性所转换而来的。如果能够将一个神经元所接收的突触前神经元的反应特性逐一测量出来,并和这个神经元自身的反应特性进行比较,就可以对这个神经元所参与的环路计算得到清晰的了解。然而,由于神经环路的结构极端复杂,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有效的策略能够将某一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逐一找出,并进行详细的功能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基于双色钙成像的新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果蝇的蘑菇体神经元(KC)上,从而对果蝇中单个蘑菇体神经元对嗅觉刺激的反应特性是如何由前级的投射神经元转换而来进行了探讨。

研究人员利用绿色钙指示蛋白G-CaMP标出单个KC,同时用红色钙指示蛋白R-GECO标出许多前级的投射神经元(PN);通过结构上的追踪,就可以分辨出单个KC从哪些PN轴突末梢接收输入,并用功能成像将这个KC和它所接收的PN轴突末梢对气味的反应逐一测量出来。

使用这种策略,研究人员发现单个KC对气味的反应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它所接收的PN轴突末梢的气味反应进行预测。只要将这些PN轴突末梢的气味反应进行线性相加,并对所得到的结果和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就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单个KC对哪些气味起反应。这说明KC对气味的反应选择性主要是由其接收的突触前PN的反应特性所决定的。即使某一气味不能激活KC的输出,也经常可以在该KC的树突上观察到空间上局限于突触后位点的钙反应。这种局部钙反应很可能对应于单个PN轴突末梢的激活在KC中所引起的阈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单个局部钙反应的大小和其相应的突触前PN轴突末梢的钙反应大小经常具有线性相关性,使作者们得以对单个突触位点进行突触强度的测量。另外,单个KC所接收的PN轴突末梢的数目和这些PN-KC突触的平均强度具有反相关的关系。

这项工作所引入的策略对果蝇蘑菇体中的信息传递和整合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蘑菇体神经元气味编码特性的来源。在未来,这种策略有可能应用于其它多种环路,以揭示更加复杂的神经元反应特性是如何产生的。

当前,绘制人类“智力蓝图”已成为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2013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的国情报告中提出了“脑活动图谱计划”(BrainActivityMap),该计划的目标是做出活体状态下大脑内“每一个神经细胞上的每一个电脉冲”的图谱。中国科学院经过多年的研讨酝酿、组织队伍、凝炼目标,已于2012年11月率先实施启动了“脑功能联结图谱”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该项目与美国“脑活动图谱计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是有所选择地描述各脑区特殊种类神经细胞群之间有功能的联结和运作,并根据脑科学发展态势和最新技术条件,选择几种重要的脑功能(感觉、情绪、学习记忆、决策),力求完整地描述在正常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这些承担重要功能的神经网络联结的构造和运作机制。

作者: 2013-7-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