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PCI后CK水平可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风险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47:951-961)上报告,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之后,其肌酐激酶(CK)峰水平与梗死范围和长期死亡率直接相关,独立于其它临床指标。Stone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再灌注治疗后的峰CK的预后意义还不清楚。为此,研究组检查了被随机分配接受支架置入或气囊血管成形术,使用和不使用阿昔单抗的1500多例急性心......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03月30日 医业网 8 研究者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06;47:951-961)上报告,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之后,其肌酐激酶(CK)峰水平与梗死范围和长期死亡率直接相关,独立于其它临床指标。

纽约心血管研究基金会的Gregg W. Stone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再灌注治疗后的峰CK的预后意义还不清楚。为此,研究组检查了被随机分配接受支架置入或气囊血管成形术,使用和不使用阿昔单抗的1500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在基线和PCI后直至24小时测量CK水平。

1年全因死亡率为3.8%。在手术后所有时间点的CK水平,死亡的患者显著高于生存1年的患者。死亡者与生存者的峰CK水平分别为2865 U/L和1885 U/L 。峰CK水平是1年死亡率的显著预测因素(危害比2.15)。此外,从基线至7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以及它的绝对水平,与峰CK呈逆相关。

研究组总结说,通过使用峰CK,在入院24小时内,死亡风险增加的患者可被确定和选择出来,并对其进行加强监测和采用二级预防措施。
作者: 2006-3-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