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医学专家认为:肿瘤靶向治疗终将会取代化疗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7年04月02日中国医药报15在阿斯利康公司日前于上海举办的EGFR靶向治疗全国峰会上,我国肿瘤专家指出,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之一,通过深入认识肿瘤......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4月02日 中国医药报 15 在阿斯利康公司日前于上海举办的EGFR靶向治疗全国峰会上,我国肿瘤专家指出,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之一,通过深入认识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今后有可能开发出更合理且毒性更小的靶向治疗方法。他们认为,肿瘤靶向治疗终将取代化疗而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美琳教授介绍说,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化学疗法治疗。然而,化疗所用的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对许多器官都具有毒性作用,并能杀死非肿瘤细胞。另外,癌细胞会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使药物不能如预期的那样杀死癌细胞。为了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目前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靶向治疗方法上。

靶向治疗就是针对某种癌细胞,或者是针对癌细胞的某一个蛋白、某一个分子进行治疗。其中,分子靶向治疗凭着其所具有的特异性、非细胞毒性、有效性和毒副反应低、耐受性高的特性,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目前国内外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廖美琳说,目前,肺癌治疗的主要靶点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 GFR)。令人高兴的是,靶向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特别是在化疗失败的肺癌治疗中,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管忠震教授以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为例指出,亚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一线化疗失败后,用吉非替尼进行二线治疗,有效率仍可达到27%左右,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 个月,且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好。作为第一个肺癌靶向治疗药物,这一治疗结果让人们从化疗疗效停滞不前的困境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与会专家指出,晚期肿瘤治疗的目标是让患者活得更长,即延长总生存时间,延缓肿瘤进展时间;活得更好,即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靶向治疗不但能使肿瘤稳定,也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益处,因此,将来靶向治疗有可能朝着使患者"带瘤生存"或使患者的肿瘤成为"慢性疾病"的方向发展。
作者: 2007-4-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