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科学家发现致大肠癌转移元凶

来源:中新网
摘要: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针对大肠癌病人接受切除手术后,复发或癌转移比率仍超过50%,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首次发现,大肠癌的“CD26+”癌干细胞,是导致癌转移的原因,可作为预测复发或肠外转移的指标,并有助研发标靶治疗药物,提升大肠癌病人的存活率。据报道,香港每年有超过4000宗大肠癌新症,病人接受手术后,仍有逾5......

点击显示 收起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针对大肠癌病人接受切除手术后,复发或癌转移比率仍超过50%,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首次发现,大肠癌的“CD26+”癌干细胞,是导致癌转移的原因,可作为预测复发或肠外转移的指标,并有助研发标靶治疗药物,提升大肠癌病人的存活率。  

据报道,香港每年有超过4000宗大肠癌新症,病人接受手术后,仍有逾50%人复发或肠外转移,肝脏是最常转移的器官。港大医学院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27名大肠癌病人中,5人在手术后复发并出现肝脏转移,他们的体内全部有一种叫“CD26+”的癌干细胞。另外19名没有“CD26+”的患者,则全部都没有出现转移情况。  

研究还发现,“CD26+”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生”能力,可以再生出与病人原肿瘤相同的肿瘤,诱发癌肿瘤不断生长,而且其抗药性较成熟癌细胞为高,因此即使肿瘤在化疗后缩小,也不代表癌细胞全部死亡。  

癌症患者现时可通过验血方式,检测血液中肿瘤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指数,用以预测癌症复发的机会,不过,在复发初期,蛋白质指数未必有明显升幅,致令检测未必可以完全反映癌症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据悉,这次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干细胞研究的权威期刊《细胞—干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医学院希望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癌症。
作者: 2010-8-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