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科学》:外显子组测序找到癌基因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找到了一种致命性眼睛癌症的关键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作为未来治疗这种癌症的靶标,并且用于其它具有高度转移性的癌症的治疗靶标。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医学和耳科学副教授AnneBowcock,这位科学家也参与了近期安徽医科大学有关银屑病易感基......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找到了一种致命性眼睛癌症的关键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作为未来治疗这种癌症的靶标,并且用于其它具有高度转移性的癌症的治疗靶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医学和耳科学副教授Anne  Bowcock,这位科学家也参与了近期安徽医科大学有关银屑病易感基因的研究。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maligment  melanoma  of  uvea)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在国外其发病率占眼内肿瘤的首位,在国内则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二位。此瘤的恶性程度高,易经血流转移,在成年人中又是比较多见,在临床工作中易和许多眼底疾病相混淆。



由于这种癌症转移程度很高,因此要找到关键的基因并不容易,之前的研究发现这种癌症涉及到调节蛋白降解的特别基因的缺陷,为了进一步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研究人员采用了外显子组测序方法,结果发现在研究人员分析的31个肿瘤样本中有26个(占84%)在一个叫做BAP1的基因中存在着失活性突变。



BAP1蛋白是在1998年作为一个乳腺癌易感性蛋白BRCA1的结合伙伴而被首次发现的。BAP1蛋白可从蛋白质上清除一种叫做泛素的化学加和物,而泛素常常会标记在那些要被毁掉的细胞蛋白上。  这些结果发现,BAP1信号转导通路不但可作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种治疗目标,而且它还有可能作为其它具有高度转移性的癌症的治疗目标。  



外显子组是指全部外显子区域的集合,该区域包含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涵盖了与个体表型相关的大部分功能性变异。外显子组序列捕获及第二代测序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组分析技术。



与全基因组重测序相比,外显子组测序只需针对外显子区域的DNA即可,覆盖度更深、数据准确性更高,更加简便、经济、高效。可用于寻找复杂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肥胖症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等的研究。同时,基于大量的公共数据库提供的外显子数据,科学家们能够结合现有资源更好地解释研究结果。  



目前许多科学家都利用这一方法找到了致病基因,比如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就从4名弗里曼谢尔登综合征患者的DNA中准确找出了致病基因变异。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于单个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外显子测序同样可以准确找到致病基因,与全基因组测序无异。研究人员认为,外显子测序也可用于多重基因变异引起的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和癌症的研究中,来揭示该种疾病的致病基因。



(生物通:万纹)
作者: 2010-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