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靶向治疗

来源:丁香园
摘要:中国在癌症的许多临床实践中都紧跟在西方国家之后,然而,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l方面的一些发现,中国在某些肿瘤类型的治疗领域可能处于领先地位。靶向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癌症治疗方式,定位于肿瘤发生的特定分子靶点。而靶向治疗仅仅攻击肿瘤内部激活的特异性信号通路,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因此,靶向治......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在癌症的许多临床实践中都紧跟在西方国家之后,然而,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l方面的一些发现,中国在某些肿瘤类型的治疗领域可能处于领先地位。



  靶向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癌症治疗方式,定位于肿瘤发生的特定分子靶点。这类药物与传统的化疗不同,传统化疗是特异性地杀伤快速分裂的细胞,包括非癌症性的正常细胞;而靶向治疗仅仅攻击肿瘤内部激活的特异性信号通路,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因此,靶向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毒副作用更小而疗效更强。



  肺癌为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非小细胞肺癌近乎占肺癌死亡率的85%。在2003年,美国FDA批准吉非替尼,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癌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而发挥作用。这类受体在调节重要的细胞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肿瘤增殖,而这类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通常是高表达。



  然而,吉非替尼在美国的初步试验,提示它与传统化疗在疗效上没有差异。随后,在2007年,研究者报道:中国肺癌患者与白种人肺癌患者相比,引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的基因突变率显著偏高。



  “正因为如此,中国对靶向治疗甚感兴趣,”中国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是2007年那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说道:“在欧洲和美国,吉非替尼的使用并未超越化疗,而中国病人与美国及欧洲病人的差异使得这类药物在中国的使用更为有效”。



  2011年早些时候,吴教授带领的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小组公布了在EGFR突变的中国肺癌患者群体中厄洛替尼的试验结果,厄洛替尼靶向治疗机制与吉非替尼类似,试验结果令人备受鼓舞。  “参加靶向治疗患者的存活率是接受化疗患者的三倍”吴教授说。



  厄洛替尼虽比化疗好,但只为因基因突变致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度表达的患者提供略多于一年的无进展生存期(即初步治疗后病情无恶化的时间)。吴教授现正与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合作以更好地了解耐药的发生机制和解决方法。



  吴教授提到“首先我们必须对耐药机制有更好的理解,这样我们才能开发出更好的靶向治疗药物来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 2012-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