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科研团队发现肠癌调控按钮 可据此做早期诊断

来源:新闻晚报
摘要:上海地区肠癌发病率近56/10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于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很多肠癌患者确诊时病程已进展到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市十医院秦环龙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最新在实验室中发现肠癌的“调控按钮”——一种特殊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它对肠癌的发生、发展、演化与转归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近年......

点击显示 收起

    上海地区肠癌发病率近56/10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于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很多肠癌患者确诊时病程已进展到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市十医院秦环龙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最新在实验室中发现肠癌的 “调控按钮”——一种特殊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它对肠癌的发生、发展、演化与转归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近年来,上海地区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态势。高脂饮食是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最终都罹患肠癌。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对肠癌的发生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究竟是什么呢?由知名消化道肿瘤专家、市十医院秦环龙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已证实,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脂饮食是重要的外因之一,而内因则是人体固有的肿瘤基因。

  正常情况下,肿瘤基因处于蛰伏状态,长时间遭受外因挑动,可能从沉睡中醒来,进而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但肿瘤基因的启动与表达受细胞内诸多调控机制的制约,该研究就是针对肠癌调控机制中的 “核心按钮”——一种名为“miR-17-5p”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别看它“块头”不大,仅由20个左右的核苷酸 “手牵手”构成,但生理作用却能“四两拨千斤”,通过和一个特殊基因的配对,从而激活肠癌发生与发展的生物信号通道。如果将肠癌比作一条毒蛇,那“miR17-5p”就是它的“七寸”。找到这一关键位置,就可能为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课题组已对“miR-17-5p”小分子核糖核酸在细胞中的浓度水平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这一成果为肠癌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若作远期展望,人体内“miR-17-5p”小分子核糖核酸浓度水平检测,或许还能成为肠癌易感性的早期敏感指标,从而用于肠癌一级预防。

作者: 2013-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