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清华黄来强教授Sci Rep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证实,在吉非替尼(Gefitinib)耐药肺癌细胞中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可通过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抑制STAT3并诱导癌细胞诱凋亡。这项研究发布在Nature出版社旗下的ScientificReport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来强(LaiqiangHuang)教授。...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证实,在吉非替尼(Gefitinib)耐药肺癌细胞中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可通过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抑制STAT3并诱导癌细胞诱凋亡。这项研究发布在Nature出版社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来强(Laiqiang Huang)教授。其致力于肿瘤等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和治疗药物及技术研究。迄今在Nature、PNAS、Nature Genetic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获申请发明专利近二十项。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每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死于肺癌。据估计2014年肺癌和支气管癌的新确诊病例达到224,210人,159,260人死于这一疾病。男女性患者的肺癌5年生存率仅分别为14%和17%。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了约80%的肺癌病例(延伸阅读:Cell子刊:让癌细胞代谢刹车)。

尽管PD1和EGFR特异性抗体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Erlotinib)等一些有效药物能够让部分NSCLC患者受益,但在一段时间后(6-12个月)接受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治疗的患者便会出现耐药性。产生这种耐药的机制非常的复杂,以往的一些研究试图探究了背后的原因。发现在大约50%的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病例中都有EGFR 20号外显子次级突变、T790M突变和/或c-MET扩增。当前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化合物来攻克这一耐药问题。

了解RainDrop 数字PCR系统的更多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调查了从柱冠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化合物——高三尖杉酯碱(HHT)在体内外对吉非替尼耐药NSCLC细胞系的抗肿瘤效应。他们发现携带EGFR T790M突变的NCI-H1975细胞比具有野生型EGFR的A549细胞对HHT治疗更敏感。HHT抑制了细胞生长、生存、克隆形成,并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了细胞凋亡。

研究人员进一步调查了HHT对NSCLC细胞的抑制机制。发现在肺癌患者中IL-6呈较高水平表达,突变EGFR和TGFβ信号通过IL-6/gp130/JAK信号通路激活了STAT3。HHT可以抑制IL-6诱导的STAT3 Tyrosine 705磷酸化,降低抗凋亡蛋白表达。他们通过吉非替尼耐药NSCLC异种移植物测试也证实了HHT在体内的抗肿瘤效应。这些结果表明了HHT有潜力治疗吉非替尼耐药的NSCLC。

作者: 2015-7-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