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食品安全安全快报

面粉增白剂面临是否禁用争论 市场对其仍有需求

来源:食品科技网
摘要:暗战面粉增白剂从健康风险的角度,反禁派认为禁止面粉增白剂实无必要,更多的现象显示,面粉增白剂禁用争论的实质,可能并不仅限于健康风险的范畴。记者/黄祺增白剂被判“死缓”尽管卫生主管部门尚未明确禁止面粉增白剂,但看起来,面粉增白剂再难翻身,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争议后,面粉增白剂很可能在2011年退出市场。“面......

点击显示 收起

  暗战面粉增白剂

  从健康风险的角度,反禁派认为禁止面粉增白剂实无必要,更多的现象显示,面粉增白剂禁用争论的实质,可能并不仅限于健康风险的范畴。

  记者/黄 祺

  增白剂被判“死缓”

  尽管卫生主管部门尚未明确禁止面粉增白剂,但看起来,面粉增白剂再难翻身,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争议后,面粉增白剂很可能在2011年退出市场。

  “面粉增白剂”是一种俗称,行业内更通用的说法是面粉改良剂,而最常用的面粉增白剂,是过氧化苯甲酰。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的呼声并非新闻,从2001年至今,粮食行业一直呼吁弃用面粉增白剂。本次“尘埃落定”式的信息,缘于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监督监督局(以下简称卫生监督局)的征求意见函,这份2010年12月15日公布的征求意见函提出,经研究并商相关部门,拟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函中称,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是:根据《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的要求,随着我国小麦粉加工工艺的改进,面粉加工不再需要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

  消息经由媒体报道以后,在网民中引起一边倒的反响,网站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赞同禁用面粉增白剂。后有不少评论指出,网民的反应,只能证明在经历一桩桩食品安全事故后,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态度越发倾向保守,在消费者心目中,任何食品添加剂都被笼罩上“有害健康”的阴影。

  卫生监督局至今没有公布禁用增白剂征求意见的结果,但舆论似乎已经对面粉增白剂的命运十分肯定,征求意见函中设置了1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最晚到2011年12月,面粉增白剂将彻底被禁用。

  增白剂禁用政策受到普通消费者的赞成,但行业内的争论却并未停止。在反对禁用的专家队伍中,最“显眼”的人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他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主任等职。这位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领域广受尊重的专家,在禁用面粉增白剂问题上,却站在了强大的禁用呼声的对立面。陈君石多次表示,没有证据证明面粉增白剂有害健康。

  健康风险是否成立?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面粉增白剂会否影响身体健康。在反对禁止方看来,增白剂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

  小麦被加工成面粉后,因为小麦粉中含有微量的脂溶性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呈黄色,会影响小麦粉的色泽。而如果把“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到小麦粉中,增白剂会与空气中的氧相互作用,将胡萝卜素氧化,小麦粉的色泽就会变白。关于增白剂破坏面粉中的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吉鹤立并不否认,但他表示,胡萝卜素在面粉中的含量是极少的,人体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可能依靠食用面粉来补充。

  至于过氧化苯甲酰本身对健康的危害,吉鹤立认为,不能脱离标准和法规来讨论。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在氧化后变成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实验证明,过多的苯甲酸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导致肝、肾的病理变化;残留未氧化的过氧化苯甲酰,在加热过程中会形成苯、苯酚、联苯等有毒物质。但上面这些危害,都是在超量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经过氧化,苯甲酸含量已经非常低,远远低于在我们饮料等其他食物中的防腐剂含量,经过高温加工后残留的苯等有害物质,更是微量。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微量的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有损害。”吉鹤立说。

  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哪些添加剂可以被安全食用,以及安全食用量的标准,由一个叫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机构评估。由这个专家委员会确立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被世界各国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中国的相关标准也参照这个标准。《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规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最大使用量是每公斤75毫克。

  吉鹤立说,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受到世界各国食品业的尊重,他们制定的标准,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实验,以保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中国国内过氧化苯甲酰标准,比法典更加严格,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60毫克,与此同时,日本、韩国的标准是每公斤300毫克,加拿大、菲律宾的标准是150毫克,英国的标准是50毫克。吉鹤立介绍,美国FDA对于面粉增白剂添加量的规定,没有最大使用量的限制,可以根据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目前已经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的,有欧盟各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也是呼吁禁用一方最有力的证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瑞元是主禁一方的代表,戏剧性的是,1986年,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商务部在相关标准中允许使用面粉增白剂,他当时是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王瑞元在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时解释说,他的态度转变,缘于他在国外考察时,发现欧盟各国禁用面粉增白剂。“订标准时,我有责任。现在有责任提出取消它,否则愧对老百姓。在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这是王瑞元常被媒体引用的一句话。在他的倡议下,全国面粉龙头企业先后4次联名写信给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禁用面粉增白剂。

  10年暗战

  此间的争论中,面粉增白剂有损健康的依据,都建立在“超量”的基础上。新华网12月10日报道,深圳海川食品研究所所长刘梅森博士指出,长期食用含有超量增白剂的面粉,会造成苯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头晕乏力等。被食品安全事故吓得人心惶惶的中国消费者,再难信任监管的力量,他们期待的是远离危险,而政府一刀切的方式看起来似乎最为“爽快”。因此,消费者很快投向了主禁的一方。

  当然,过氧化苯甲酰超标的现象,在市场上的确存在。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4月组织的抽查显示,194份面粉样品中,有55份不合格,其中31份属于过氧化苯甲酰超标,占总抽样数的六分之一。但反禁者认为,这是可以通过管理解决的问题,并不需要禁用。

  一些建议认为,面粉增白剂的使用,应该通过强制性的标注,将选择权留给消费者。目前,食用大豆油的包装上,已经要求标注原料是否为转基因大豆,以便消费者选择。业内人士建议,面粉中是否使用了增白剂,应该标注在面粉包装上,甚至标注在面粉熟食的包装上。

  从健康风险的角度,反禁派认为禁止面粉增白剂实无必要,业内人士透露,更多的现象显示,面粉增白剂禁用争论的实质,可能并不仅限于健康风险的范畴。

  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解释说,一些小型的面粉加工企业,由于原料品质不够好,添加面粉增白剂后,色泽能够得到改善,出粉率也得到提高。而大型企业原料品质好,成本高,面粉成品的品质却无法体现出这种差别,这让不少大型企业倍感烦恼。他提醒记者注意,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都是行业内的大集团,而一旦增白剂被禁用,首先受到冲击的,很可能是小企业。

  从2001年开始,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以及面粉行业内的几十家大型面粉企业,开始联合向主管部门申请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但一直到2010年年底,卫生部主管部门,才正式以征求意见函的形式,表明态度。在这期间,以陈君石为代表的专家,始终反对禁用面粉增白剂。

  目前面粉增白剂获“缓刑”的命运,是多方利益博弈后的结果。但吉鹤立提醒,面粉增白剂一旦被禁用,是否会反而增加非法添加物替代合法增白剂的风险。如果已经被安全食用多年的面粉增白剂被禁用,而市场对面粉增白依旧有需求,那么一些不能用于食品的增白物质,很可能会被不法生产者添加到面粉中。一旦食品添加剂标准以外的物质被使用,由于缺乏监测依据,这些违规、违法使用的添加剂就会像当年的三聚氰胺一样,逃脱监管。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