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食品安全安全快报

“傍名牌”打擦边球制假售假 五黑招坑你没商量

来源:食品科技网
摘要:”消费者列举出购买许多“傍名牌”产品的遭遇让人啼笑皆非:“绿剑”、“瓢柔”、“下好佳”……有一位消费者分享了一次经历:“雪碧味道不对,再仔细一看,包装上竟然印着‘雷碧’——还有比这更‘雷人’的么。”日前,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的工商执法人员对市区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傍名牌”及利用不正当有奖销售......

点击显示 收起

    “买了一瓶‘康师傅’牌的饮料,瓶盖里是‘再买一瓶’。仔细一看才发现这饮料竟然是‘康帅傅’!”消费者列举出购买许多“傍名牌”产品的遭遇让人啼笑皆非:“绿剑”、“瓢柔”、“下好佳”……有一位消费者分享了一次经历:“雪碧味道不对,再仔细一看,包装上竟然印着‘雷碧’——还有比这更‘雷人’的么?”        日前,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的工商执法人员对市区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傍名牌”及利用不正当有奖销售误导、欺诈消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家用电子电器、服装、日用百货、食品、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等商品上发生的傍名牌行为,今后,靠“傍名牌”打擦边球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将面临严厉惩罚。

       根据工商部门集中查处的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傍名牌”案件中,“傍名牌”行为有五大黑招:

       黑招一:隐真示假打“擦边球”

       从工商部门查获的一些案例看,“傍名牌”主要隐真示假,打“擦边球”。

       案例回放:某服装品牌外包装有“鳄鱼”标志,但在“鳄鱼”前加了“精品”两个字,把自己的商标藏在袖口或领口等不易发现的地方。被查处时,该经销商解释卖的是自主品牌,并称“鳄鱼”标志是公司推销使用的卡通形象。

       黑招二:移花接木误导消费

       一些商家以名牌商标注册公司名称,借此达到“移花接木”仿冒的效果,从而误导消费。

       案件回放:某公司将国外著名商标的音译名注册为公司名称,该品牌进入国内销售后,该公司开设多家专营店,将公司名称作为专卖店招牌,从而误导消费者。

       黑招三:境外注册杀回马枪

       洋品牌吃香,造成境外注册热。据统计,这几年八成市场新增品牌是中外合资或通过国外注册商标或公司,成为所谓的“进口货”。

       案件回放:某服装厂经营不善面临倒闭,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将公司重组,变身成为一家合资公司,还在国外注册了一家公司,并申请某外文商标,公司和商品名称与某知名品牌相似,从而重新进入童装市场。

       黑招四:“监制生产”虚假保证

       一些商品外包装有“监制生产”的字样,给消费者造成品质保证的误解。据了解,这类商品都属于假冒经营行为。

       案件回放:某企业在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上打上“由某某公司或权威机构监制”等字样,产品经过消费者投诉和检测,证实产品不合格。据了解,其具体做法是在香港等地或境外注册一个名称和一些国际名牌非常相似的公司,然后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打上该公司监制。

       黑招五:虚假标注误导消费

       一些商品在未取得相关认证证书的情况下,在其外包装上使用“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免检产品”等字样,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在购买时误认为其是知名商品。

       案件回放:某商家为提高自己商品的知名度,在其商品及门店内标示有“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字样,在标注时将其“中国名牌”称号内的有效期限剔除,误导消费,另“国家免检”已有规定任何单位及商品不得使用其免检称号。

       为此,工商部门也通过本报提醒消费者:傍名牌产品鱼目混珠,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需擦亮眼睛,还要仔细翻看商品标签中的产地信息,以免上当花了冤枉钱。同时希望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选择到信用较高的购物场所,购物后切记向商家索取发票,发现问题商品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积极配合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者:徐顺凯 程文俊)


作者: 2013-5-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