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20日 新华网
11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新国村,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预防钩虫病的一个检测点。6月12日,中美两国专家来到新国村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从2004年至2006年,新国村农民感染钩虫病率大幅度下降,已由原来的81%下降到现在的40%。
地处川南山区的新国村是我国钩虫病高发地区之一。钩虫是生长在人体内肠壁上的一种
寄生虫,成虫长约1—2厘米,粘附在肠子壁上汲食血液。患者长期肚疼、消瘦、
贫血。从2004年开始,美国华盛顿大学
微生物和热带医学系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控制所,在新国村联合开展了“热带医学研究中心第二期项目‘钩虫传播模式’”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该项目的中美两国专家对500人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表明:新国村农民感染钩虫病率高达81%;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农民使用含有钩虫幼虫或虫卵的粪便作肥料,农民在田地里赤脚劳动时幼虫通过人体肌肤的毛细血管进入人体内,或者随人们生吃的食物进入人体内,最后粘附在肠子上汲食人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在查明了钩虫病的传播方式后,翠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专家组的要求,每年定期两次给农民服用驱虫药进行防治;积极引导农民新建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死钩虫幼虫或虫卵;引导农民下田劳动时穿胶鞋、戴手套,减少人体肌肤直接与土壤接触;同时不喝生水、不吃生菜、泡菜。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作者:
200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