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时报讯 (记者 游曼妮 通讯员 马剑飞)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医院发展论坛昨日开幕。“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是否能解决看病贵”成为关注焦点,部分过低的收费项目在有些医院逐步消失。学者质疑医院成本计算方式不当,认为漏算了降价刺激病人需求因素。
广东省今年10月以来调整新的医疗价格服务收费标准,昨日成为论坛中专家讨论的热点之一。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郑木明指出,降低多项收费固然可以减轻患者的费用,但是其中有些项目的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格,导致医院不愿意提供服务。他以“床边透析”为例,因为一次性耗材、透析液的费用过高,医院做多亏多,价格调整后一些医院已经不再向患者介绍这种治疗,手术用的纱布一块要拆成两块、可吸收的缝线换成了普通缝线。郑木明建议政府制定价格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制订出一些低于成本价的收费项目,价格设定不宜“一刀切”,否则最终损坏的是病人利益。
根据卫生厅统计,从新方案可令医疗服务价格下调2.61%,全省减轻医疗负担2.85亿元。但一些大医院纷纷“诉苦”,说损失要更大。有某大医院按照去年业务量,算出执行新价格方案以后,该院一年将减少收入几千万元。但昨天有学者质疑这种计算方式,认为漏算了降价以后刺激病人需求这个因素。按照医疗需求统计方程,价格弹性大约为0.6。也就是说,医疗价格下降(或上升)1%,那么医疗需求的就上升(或降少)0.6%。如果按照这样计算,从10月1日起实行的广东医疗价格新方案可令医疗服务价格下调2.61%,那么也会刺激群众需求上升1.6%。这意味着医院病人会增加,这样医院虽然降了价,但病人增多了,收入还是不会大跌,“不至于到影响生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