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药界风云动态

药价屡降医疗费为何高居不下

来源:新京报
摘要:据报道,今年5月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4种抗生素400多个剂型平均降价30%的通知,新价格从6月7日和6月21日分两批执行。如今,已经过了新价格开始执行的时间,多数北京市民也知道了药品的降价政策,但笔者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感到药价和降之前有什么不同。细算起来,从1999年5月30日国家首次大幅度降低头孢类国产药品价格开始......

点击显示 收起

  据报道,今年5月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4种抗生素400多个剂型平均降价30%的通知,新价格从6月7日和6月21日分两批执行。如今,已经过了新价格开始执行的时间,多数北京市民也知道了药品的降价政策,但笔者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感到药价和降之前有什么不同。

  细算起来,从1999年5月30日国家首次大幅度降低头孢类国产药品价格开始,在短短5年间,类似的降价政策已经多次出台,每次降价幅度都不算小,但给人的整体感觉依然是药价越来越高,看病越来越贵。这着实让人玩味。中国医疗的技术收费和服务收费价格并不高,药品支出是看病的重头,从理论上说,药品的降价应该能比较明显地带动看病费用的下降,为什么结果却与此相反呢?原因似乎十分简单———药品的支配者和消费者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明确地说,就是选择药品的是医生,而掏钱埋单的是患者。因为降价不能给拥有药品选择权的医生实际利益,因此,药品降价不会像其他商品那样吸引来更多的消费选择。

  然而,医生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中国的药品流通,中间涉及许多环节,每个环节又都有一定的利益需求,这就要求一种药品倘若需要有比较畅通的流通渠道,就必须同时有高成本的推销办法,如此才能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现在,很多人一说药价高,马上就会想到医生得了多少回扣,事实上,不少医院的医生就是加上药品回扣的收入,也未必比医药代表多。

  这其中涉及的利益环节太多,一旦某个药品的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就无法保证其正常流通所需的开销,而流通受阻,就会使患者很难接触到这种药了。大约在几年前,有一种抗生素的单价在60元左右,当时的临床用量很大,可后来价格下调到了10余元,马上就难觅此药了。笔者开过几次处方均被退回,原因是药房无货———很多时候,医生也不能改变某些现实。

  药价虚高,其实是目前我国药品生产、销售、应用环节中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假如以此为切入点往上梳理,就可以发现许多源头性的问题。现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却通过行政手段强制降价,结果必然是药物降价后市场大量缩水,同时,厂家又想方设法搞出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新药,而且价格可能会更高。这也难怪,因为放弃一种药,开发另一种药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当然就体现在了药价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频繁的降价可能导致患者用药成本更大。

  药价过高,说到底是流通成本太高,若不能解决诸多成本问题,降价很难在患者身上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 郑山海 2004-6-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