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业界动态

吴清玉倡议:ASCVS年会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来源:搜狐健康
摘要:一加强合作共同进步加强合作共同进步,是2007年亚洲心外科学会(ASCVS)第15届年会宣扬的主题,同时也是吴清玉教授提出的倡议。作为ASCVS理事会16名理事中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和ASCVS第15届年会大会主席,吴清玉教授认为应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为心外科事业和中国百姓作些事情,并争取更多的机会造福中国百姓,造福全人......

点击显示 收起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杀手,对人类寿命影响巨大,且严重损害劳动力。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心脏病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农村心脏病死亡上升为死因排序第四位,城市居民因心脏病死因排序为第三位。目前中国有心脏病患者约6,000万人,保守估计起码有800万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每年完成的手术不足1%,年心脏手术超过1000例者仅15家左右,供求矛盾非常尖锐,技术发展极不平衡。每年新增的心脏病患者,使心脏手术患者越作越多,心脏外科技术急需推广、普及和提高。

  一 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加强合作共同进步,是2007年亚洲心外科学会(ASCVS)第15届年会宣扬的主题,同时也是吴清玉教授提出的倡议。因为,大到世界范围内、亚洲范围内,小到国内地区间和城市间,心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在心外科领域,欧美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整体上在亚洲有一定的优势。

  国内心外科技术水平和手术普及程度,总体上虽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但中国内地还是有象吴清玉教授这样的世界级大师,因其学术地位和对心外科事业的贡献,在国际上受到同行的尊重。美国《胸外科年鉴》是心胸外科专业最著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吴清玉教授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编委,杂志主编L. Henry Edmunds, Jr教授在今年致吴清玉教授的信中说“编委会的每个人都热切期望您的加入,您的手术技巧、学识和领导才能在全世界得到尊重”( Everyone is enthusiastic about you're joining the editorial board. You enjoy much respect all over the world for your skills, your knowledge and your leadership.)。作为ASCVS理事会16名理事中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和ASCVS第15届年会大会主席,吴清玉教授认为应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为心外科事业和中国百姓作些事情,并争取更多的机会造福中国百姓,造福全人类。

  因此,吴清玉教授提出了“加强合作共同进步”,希望通过强化国际间的交流协作,促进亚洲和中国心外科事业的整体进步,在临床和科研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年轻医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心外科水平。吴清玉教授的倡议一经提出,即得到许多世界著名专家和学者的响应,他们向大会组委会提交了许多高水平的有关心外科临床与科研训练论文,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如美国胸外科学会秘书长、世界知名的心脏瓣膜外科专家Irving L. Kron教授,将在会前继续教育项目中就心脏瓣膜的外科诊疗进行专题讲座;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秘书长,来自英国的Bruce E. Keogh教授将就“心外科工作的评价(Measuring performance in cardiac surgery)”专题讲座;美国胸外科年鉴主编,L. Henry Edmunds结合自己多年编辑经验,就科研设计、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特别针对非英语国家的学者举行主题讲座;下届ASCVS年会主席,来自新加坡的Chuen Neng Lee教授主讲的题目是“心胸外科系统训练(Systematic Training i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Malcolm J. Underwood教授将根据英国和香港的外科资料数据库,对手术结果进行一个前瞻性分析(Prospective analysis of surgical data-from Bristol to HK),希望引起对临床数据库建设的重视,同时来自日本东京的Noboru Motomura将介绍数据库在日本心外科领域的应用(Database in cardiac surgery field)。世界心脏病基金会主席Thomas A. Pezzella,就中国心胸外科住院医师培训(Initiation of a model standardized cardiothoracic residency program in Shanghai, China),结合在中国3年的调研结果发表看法。美国著名心外科专家Richard A. Jonas教授将介绍新生儿和婴幼儿体外循环技术的最新进展(Advances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for neonates and infants)。另外,美国的Bryan Meyers教授将详细介绍美国胸外科临床科研现状(Clinical research in thoracic surgery in the USA: who does it, who pays for it, how does it work)。

  在吴清玉教授倡议下,ASCVS成立15年来首次在其年会上开设继续教育项目,以培养年轻的心、胸外科专业医师和知识更新为目的。主讲先天性心脏病的是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清玉教授、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的Peter G. Pohlner教授、美国儿童医院心脏研究所的Francois Lacour-Gayet教授和日本大阪国立循环器中心的Toshikatsu Yagihara教授。主讲心脏瓣膜病变的是来自美国的Irving L. Kron、David H Adams和Thomas A. Orszulak教授,以及德国的Friedrich Wilhelm Mohr教授。主讲普胸疾病的是中国香港的Anthony P.C Yim、加拿大的Jean Des Lauriers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赫杰教授。

  二 我国心外科发展现状

  心脏外科的特点决定了其高技术、高投入和多科室协作的特点,对相关科室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可以带动相关科室整体发展,特别是在呼吸、循环管理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方面,有助于促进全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内许多医院非常重视发展心外科,相继成立了许多心脏或心血管中心。在国内潜在心脏病患者约6,000万,其中800万患者需要心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下,为什么许多医院病源严重不足,年心脏手术量不足百例,病源竞争几乎到了白热化?发展心外科事业,入门相对容易,但要在技术上和规模上达到一定水平,并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做到可持续发展,相对比较困难且周期较长。据心胸血管外科学会粗略统计:2004年全国能够做心脏手术的单位约500家,但每年心脏手术超过1000例者仅15家。除了经济和医疗体制等原因外,最重要的是缺乏一个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可以为心脏外科献身的领军人物,导致许多医院技术上多无明显优势,整体实力相对较低,相互争夺的病种主要集中在冠心病、风心病和简单的先心病等技术要求较简单、风险较低的几种心脏病疾病上。近年来随着心内科介入技术和射频消融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简单的先心病和房颤治疗归到了内科,外科“病源”更趋紧张。但是,没有强大的心外科作后盾,内科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安全隐患很大,一旦出现外科情况将会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大量的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复杂先心病患者,辗转于国内几大心脏中心,得不到有效的诊治,这样的竞争不利于心脏外科整体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更不利于广大患者,特别是危重症、疑难和复杂心脏病患者,他们等不起。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吴英恺、郭加强和薛淦兴等老一辈心外科专家的努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心血管外科虽然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渐普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明显。中国大陆13亿人口每年完成的心血管手术仅8万例左右,而2亿人口的美国每年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一项就达50万例。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22%,能独立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医院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多,但技术全面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医院却为数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地区间、城市间和医院间心血管外科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危重症、复杂、疑难心血管疾病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各地辗转求医得不到有效治疗,来到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时已经延误了最佳手术时机,甚至丧失了手术机会。而年手术量上千例的心血管中心,危重症、疑难和复杂畸形患者所占比例并不高且手术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一方面是大量的危重症、疑难和复杂畸形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方面各医院在争抢治疗风险小的轻症病人,矛盾的根源在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一个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团队。医疗是健康的保证,健康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良好医疗服务的严重短缺,导致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著名专家更难。另外,国内医院管理整体上与国际高水平医院管理有一定差距,现行的医疗体制处于改革摸索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心外科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卫生条件、医疗制度和生活习惯等,使我国的心脏病流行特点不同于发达国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在我国发病较多,多数患者治疗较晚,外科手术行瓣膜替换是主要治疗手段。相对于技术复杂的瓣膜成形,瓣膜替换技术已很成熟,方法基本固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掌握开展。冠心病是西方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心脏表面血管手术,不需要打开心脏,技术相对简单,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很成熟。在我国吴清玉教授是最早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专家之一,著有《冠状动脉外科学》一书。经过连续举办十多届全国范围的冠状动脉搭桥培训班或提高班,吴清玉教授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我国得到推广普及,众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先心病特别是复杂先心病,变化多种多样,技术复杂要求高,最能体现一个心外科医师技术水平和一个团队的整体实力,包括麻醉和体外循环在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一个环节处理不当结果截然不同,小病有可能治成大病,患者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谓是差之毫厘去之千里,非一朝一夕之功。

  吴清玉教授1997年首创Ebstein(三尖瓣下移)畸形解剖矫治术,今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胸外科学会第87次年会上,《新方法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作为专题发言受到来自全世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专题主持人德拉尼教授和许多著名心脏中心的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手术方法,对整个右心室结构进行了重建,取得了世界上最好的疗效。吴清玉教授的发言,是该学会成立以来中国医师首次在先心病领域在美国胸外科学会年会上做专题发言。美国明尼苏达州Mayo Clinic心脏中心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德拉尼教授,曾于2005率领一个手术小组专程到心脏中心,观摩吴清玉教授复杂先心病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而Mayo Clinic心脏中心是世界上最早探索治疗该病的心脏中心。吴清玉教授改进了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原有手术方法,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将手术成功率由原来的90%左右提高到99.2%,被世界上首次施行该病根治术的著名心外科专家W.C.Lillehei评价为:“手术结果可能是所有有关本病报告中最好的”。1995年吴清玉教授创新右室双出口合并大动脉左转位根治术,为以往只能进行姑息手术(一种缓解症状的手术方法)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根治方法。美国华盛顿著名心外科专家曾多次邀请吴清玉教授赴埃及、菲律宾表演复杂先心病根治手术。

  在中国如果每年完成8万多例心脏外科手术的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心脏外科手术不是越作越少而是越作越多,因为每年仅新增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就达15-20万。吴清玉教授清楚的了解中国心外科的现状和百姓的难处,急患者所急,凭借全面的心外科技术和30年临床工作经验,在事业颠峰期吴清玉教授来到了北京华信医院成立了心脏中心,给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危重症、疑难和复杂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三 创建心脏中心

  心脏中心在医院党、政领导下,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治疗疑难、危重和复杂畸形心脏病为主,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三年时间内中心外科完成了1200多例疑难、危重和复杂畸形心脏手术,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目前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看著名专家更难的情况下,初步实现了吴清玉教授“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一流专家高水平服务”的宿愿。同时,为实现 “2007年底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步建成具有若干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专科医学中心,基本具备教学、科研功能的综合性医院”近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心外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有些领域保持领先,并探索出一种全新医疗制度和管理模式,是吴清玉教授来到清华大学创建心脏中心的初衷。即在管理上实行内、外科联合诊治,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方便患者,降低经济负担;在制度上实行专家领导下的手术团队负责制,确保每个专业和每个环节有高水平的医、护人员负责。这样使原来分属于外科、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超声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心脏手术相关医、护人员,集中起来组成一个手术团队,隶属心脏中心管理。这样,在组织结构上加强了各专业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避免了以往“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带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在成立3年的时间内举办了两届心外科国际研讨会,邀请多批次国外专家学者访问交流,多次受邀赴国内外讲学、交流临床经验。尽管华信医院周边环境不理想,病房条件不是很好,但仍吸引了大量的患者,特别是疑难、危重和复杂畸形心脏病患者,还有患者来自加拿大、日本、香港和台湾地区。

  总之,患者来医院就诊是看病救命,只有通过高超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别人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解决的更好,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在技术上有所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吴清玉教授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倡议“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王乐羊) [我来说两句]
作者: 2007-5-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