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正式启动胃食管反流病门诊。至此,我国首批8家三甲医院的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已全部启动。
据了解,此前已启动胃食管反流病门诊的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一下子有8家三甲医院为同一个病种成立专病门诊,这个“胃食管反流病”到底是什么?据专家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的慢性症状和粘膜破坏的一种疾病”。
对于这样一个专业名词,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摸不着头脑。事实上,近年来医院里类似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的新兴门诊、科室越来越多,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不少患者去到医院后不免有些迷茫:我到底应该挂什么科?
细分是大势所趋
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医院门诊分科也随之不断演变,由早期粗放型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高度细分,学科之间交融、渗透和新学科的出现变得更为频繁。
一方面,分科越来越细化。现在国内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门诊通常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而在三级医院,其门诊分科更细,内科可再分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病科、中医内科等;外科可再分出普通外科、骨科、皮肤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等二级分科。不少医院又在二级分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亚科、门诊等三级分科。胃食管反流病门诊就是典型的三级分科。
另一方面,有一些如发热门诊、疼痛科等新门诊分科的出现。这类门诊并不按照专业和病种区分,而是依照病人主诉或体征表现为依据,这类学科的交融,模糊了病种科系的界限。
此外,还有一些如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等边缘性学科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不可或缺的独立学科。
中国医院协会评价与评估处主任王吉善分析:对于大型医院来说,医院整体规划的综合化和门诊专科化是大势所趋;很多二级医院、民营医院是在走专科化医院的路线;而基层医疗机构则是向全科化发展。深入研究某些领域的疾病,可以让医院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对于病人来说,明确针对病灶的治疗比漫无目的的全身性治疗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细分病种可以让诊治更精确,“让医药费用到刀刃上”。
资源整合是关键 古代有一将军胸部中箭,延请大夫医治。大夫把露在外面的箭杆锯去,即开始包扎。将军大急:”肉里面还有箭呢!”大夫答:“那是内科医生的事,我是外科医生。”这是一种典型的专科思维。通常情况下,疾病不会是单一部位的问题,多数都表现为系统性病变。在目前医学专科细分情况下,如何防止出现“锯箭杆”现象?
王吉善认为,医院内部资源整合是关键。医院分科越精细,专业化程度越高,整合资源方面就显得越发重要。疾病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各个方面。整合不好,造成病人一次到几个专科诊治,各科专业的角度不同,容易发生互相推诿或扯皮的现象,导致误诊率增加;医院也可能因为医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后继乏力等
管理问题。
目前情况下,专科大夫比全科大夫吃香是事实。在同一医院,有所专长的大夫也较一般大夫更受病患欢迎,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生要想面面俱到基本上不可能,所以在术业上有所专攻也是必然。“医生是医院资源整合的主体,如何破解专科思维的局限性,实现各学科协同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王吉善说。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郝建宇介绍说:通常,一名医学生毕业后需要经过5年的住院医生阶段才能考主治医师;在住院医师阶段及低年资的主治医师阶段,其都是在各个科室轮转出诊的,只有经过多年
临床实践,升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级别才会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对于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来说,其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已相当深厚,并有所专长和侧重。而医院接治病人需要在初步的全面分析后进行鉴别诊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转诊,由相关专业的医生作进一步治疗。另外,会诊制度也是一个确保全面诊断、促进多学科协同的方法。
据了解,对于目前门诊专业化情况下如何实现病人快速准确分流就诊的问题,北京朝阳医院的做法在全国医院中也属于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医院采用设立导医台、设置LED触摸屏、发放筛查手册等方法,进行引导和辅助病人就诊。
“病人不可能很明白应该挂那科号的,如果要都明白,病人起码已经对疾病诊断了解一半以上了,那还要医生干嘛?”王吉善笑。
实际上,虽然医院已经采取了多种方法,但很多医院仍很难做到资源合理配置、科室间有效整合。对于医院来说,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让病人快速准确找到应该去的门诊,仍是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病人首次就诊门诊的正确率提高,对于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合体统筹分配大有裨益;而病人反复转诊增加的不仅仅是病人的医疗费用,还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记者手记
专病门诊启动以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的增多,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饱、酗酒、睡前进食等,胃食管反流病在国内的患病率每年都在攀升。而与之相对的,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率却异常的低,主动求医的意识更是少之又少。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姜泊教授指出,当出现烧心、反流的时候,仅有10%的患者会到医院就诊,绝大多数患者只是通过注意日常饮食或自行购药来控制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将可能引起食管溃疡、出血、狭窄、腺癌等并发症。针对以上情况,8家三甲医院联手启动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以求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以及治疗这一总被忽视的常见病。
不过在专病门诊启动后,如何整合资源对其培育,将对门诊后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症状较复杂,对出现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者,可以很容易联想到胃食管反流病,然而当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不典型症状时,患者容易走错门诊。此时若碰上对胃食管反流病把握不清晰的医生,将会有被误诊的可能性,而症状恐怕得不到有效缓解。
据悉,开办了专病门诊的多家医院已在门诊开展胃食管反流病的筛查,对每一位前来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发放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即RDQ量表),患者只需要花上1~2分钟时间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初步判断出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笔者以为,若能在同样容易误跑的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分诊台也提供自我检测表则更佳。另外,不定期的举办疾病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也帮助大众更好的认识和防治胃食管反流病,或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作者:
李瑶 作者: 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