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业界动态

深圳官民合办医疗三样本效果不佳 将有新案例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位于龙岗大运新城的龙岗中医院仍然是一片寂静,高耸的空楼里只有两名保安在值守,大门敞开,前院停着几辆小车。这是深圳医改在龙岗上演的一个官民合办医疗失败的样本。深圳有三个官民合办医疗的样本:一是平安信托与龙岗区政府合办龙岗中医院的失败。二是实德集团在龙珠医院的经营惨淡。...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位于龙岗大运新城的龙岗中医院仍然是一片寂静,高耸的空楼里只有两名保安在值守,大门敞开,前院停着几辆小车。什么时候开业?现场的保安对此一个劲地摇头称不知道,只是说平安公司方面已经撤走。这是深圳医改在龙岗上演的一个官民合办医疗失败的样本。

  深圳有三个官民合办医疗的样本:一是平安信托与龙岗区政府合办龙岗中医院的失败;二是实德集团在龙珠医院的经营惨淡;三是深圳市政府砸35亿与香港大学合办的港大深圳医院。梳理三个样本的历史脉络,展现的是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一种犹豫顾忌的心态。业内直言,以这三个案例来看,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单干或与政府合作,尚处在且行且徘徊的游离状态。前者更多看重自由宽松环境和盈利前景,后者则被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不可控因素所影响而采取谨慎选择。

  龙岗中医院官民合办的失败无疑证实了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合作市场尚存在一系列障碍,有人们观念上的、也有现实部门利益上的,但深圳并不会因噎废食。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不管是姓“公”还是姓“私”,不久将会有新的案例产生。

  1

  样本

  龙岗中医院失败告终

  平安试水公立医院,与龙岗区政府合作投资龙岗中医院,曾经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然而原定大运会前开业,却却接连出现问题,开业时间一推再推,直到大运结束一年后的9月,该医院依然空置,政府宣告该合作流产,龙岗中医院正式回归政府怀抱。

  事情还得从2010年2月说起,彼时国务院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鼓励保险公司探索投资医疗机构,以促进保险业与医疗服务产业实现优势互补。2010年6月,平安集团开始与龙岗区接触,9月8日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互相承诺项目,具体筹建则由区卫生局与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谈判,由于双方都比较谨慎注重细节,直到12月份谈判还在进行,作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有关方面希望加快进度。

  2011年4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政府与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平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平安投资运营龙岗区中医院的合作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根据协议,龙岗区政府以出租的方式,将77436.19平方米建成房产及其配套设施交由平安用于经营龙岗区中医院。租期30年,首5年免租金。当时要求大运前门诊楼要试营业。

  随后的8月大运会前,龙岗中医院并没兑现承诺开业,附近居民十分不解,医院一位保安反映甚至多次出现家属把急救病人往这里送的情况,但发现未开业后,又扫兴地离开。2011年9月份,龙岗中医院大楼内部信息栏板上,医院名字悄悄更名为“中安静和医院”。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改革就水到渠成了,后面遭受的困难或许让很多人始料不及。

  今年初,龙岗区数位副区长接连召集发改等部门密集开会,协调龙岗中医院改革走向。平安投资方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是非营利的,但可能会是一个团队两块牌子,一个是龙岗中医院,一个是打中安静和医院,希望能有一个干净的平台,将来有不少于1.5亿元到2亿元的资金投入,政府也要有个投融资方案。另外就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免得将来发生医疗事故之类产生麻烦。协调会上还提供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公立医院民办,第二个是公私合营。当时透露方案在一个月内出来,但从2月之后数月内,上述方案未果。

  今年7月,龙岗区政府收回龙岗中医院自己开办的声音开始传出。今年9月初,根据一份政府初步情况通报显示,龙岗区政府与平安集团已就终止中医院合作项目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双方正在积极开展交接工作,中医院开业筹建工作也在同步加快展开,门诊拟于年底试业。这也意味着这场政府与民营资本进行的医改合作最终流产。

  2

  样本

  龙珠医院经营惨淡

  如果说龙岗中医院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办公立医院的一个失败,那么,坐落于南山区秀丽的塘朗山脚下的深圳龙珠医院,则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办民营医院的另一个失败。

  2002年3月9日,深圳红十字会、亿仁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亿仁)、吉里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香港吉里)三方签订协议,龙珠医院注册资本为1499万美元,亿仁投入360万美元现金占股24%,香港吉里出设备占股52%。而深圳市红十字会代表深圳市政府以土地持医院24%的股份,不参与医院的运营,营利的分红作为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医疗救助基金。

  深圳龙珠医院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逾8亿元人民币,设计床位700张,这是深圳首家深港合资的营利性医院。而从一开始,这所医院就打着建深圳肿瘤医院的名号,大量引进肿瘤专科人才和设备,医院肿瘤科先进的医疗设备也要超过深圳其他公立医院。

  2007年1月,医院正式开业。香港吉里及亿仁的股权辗转质押给深圳发展银行获得3.58亿元贷款,该股权后被辗转质押到中国银行深圳分行,2007年11月遭法院冻结。2008年,大连实德通过将亿仁24%的股权全部买下,并控股香港吉里入主深圳龙珠医院,退出股东在银行4亿多元的债务均由大连实德承担。

  出人意料的是,头顶深圳首家深港合资医院光环的龙珠医院并没有被光环照耀。今年4月,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龙珠医院欠债、经营惨淡的情况。医院自开业以来,年均亏损5000万元,累计拖欠银行贷款、医疗设备与工程欠款近7亿元,而医院一年收入才1000多万,医院早已资不抵债。

  上周末,记者也在医院看到,来医院看病的患者三三两两,门诊病人还没有医院门口的社康中心多。据介绍,开业5年来,医院的门诊量不过一个日门诊量最高时只有300人。尽管从去年开始,医院重新组建了管理团队,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医院的门诊量,但是,与人满为患的深圳其他医院相比显得更加“冷清”和“萧条”。“这个医院就在我们的家门口,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医院到底能看什么病,社区的人都很少去,那么大的一个医院好像就白白浪费了。”

  深圳市卫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直言,在当下看病难问题严重情况下,龙珠医院门诊量低、住院病人少、大量高精尖肿瘤设备闲置,资源闲置和浪费实在可惜。这种经营惨淡的局面也说明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办医疗的失败。对于龙珠医院未来的发展,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医院是民营医院,政府无法对医院的经营进行干涉,但是如何去盘活医院,政府还在与医院投资方协商中。

  3

  样本

  港大深圳医院前途未卜

  平安信托在龙岗中医院的尝试将被载入深圳官民合办医疗的历史,而位于南山区的港大深圳医院则正拉开深圳探索“公私合营”的序幕。10月底,作为深圳公立医院改革样本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将进入正式开业阶段,预计医院门诊量将由试业期的300人次/天提高到800人次/天,住院部门也将投入运营。

  港大深圳医院前身可追溯到8年前即已立项的滨海医院。由于深圳总体的医疗资源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当时真正的三甲医院只有深圳市人民医院一家,加上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不仅拥有大量的高科技、白领人士,也是高级干部常来工作休闲之地,对高端和VIP医疗有一定需求。深圳市政府成立滨海医院的初衷就是为了要兴办一所国内一流的三甲医院。

  经过多次磋商和深港高层的促进下,滨海医院开始深港合作的“先行先试”。“‘行’字当头,就先成立了董事会,班子组成;‘试’,即试验,所以最后就改名为港大深圳医院。”见证医院诞生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介绍。

  2011年7月23日,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与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学关于合作举办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协议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根据协议,这所由深圳市政府出资35亿元兴建的医院,完全由香港大学运营,而前5年的营运费用也由深圳政府补贴。港大深圳医院院长邓惠琼告诉记者,国家卫生部首先找到港大,希望港大与深圳合作,结合香港经验,探索医改新思路,这促使滨海医院承载的价值重新定位。该医院是深港合作和改革创新的典范,更将是深圳乃至国内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新样本。

  2012年7月1日,港大深圳医院正式试业。为了对抗国内医改“顽疾”,港大深圳医院在管理体制、财政投入机制、人事分配制度、保障公益性、企业化运行、成本管理、服务模式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领域进行了大胆改革,以此来推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

  据了解,该院“试业”三个月来,市民接受程度颇高,每天的门诊量爆满。不过,自从医院试业开始,这个深港合作的样本能否成功,尤其是医院的运营模式也备受业内人士的质疑。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港大深圳医院目前的成功是靠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砸出来的。深圳市政府投入35亿建设楼房,而在开业前5年,深圳市政府还将对医院进行补贴,补贴的数目也是以亿计算。根据协议,5年后政府停止补贴,由医院自负盈亏。在断了政府供给的情况下,这所合办医院还能否维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吗?

  在廖新波看来,要以相差不多的收费水平,维持明显高企的人力成本和限制病人数的高质量服务,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深圳市卫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根据医院方的计算,在没有政府补贴后,医院能够靠自己维持运营,但是到底能否成功还真没有底。”由此可见,港大深圳医院的“公私合营”也是前途未卜。

  □困难

  社会资本办医院如何保障公益性?

  龙岗区政府和民企平安信托双方为何未能如期实现合作?“主要是相关合作方无法满足条件,如果强推这一合作项目担心会导致不可控因素。”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大运会前本来龙岗中医院要开业的,但由于牌照未获批导致搁浅,随后龙岗区政府与平安方面协商确定在2012年7月份要开业,如果仍未开业双方就终止合作项目,但后来的情况是平安方面一直没能获得牌照,合作不得不终止。

  深圳市卫人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与老百姓的利益不相符合,平安投资龙岗中医院的更名事项和营业执照都没批准。据悉,平安方面递交的报告材料中,医疗内容涉及美容、烧伤等科目,与中医的定位相距太远,此外还存在平安方面支付的租金标准偏低、运营团队个别合作医院级别不高等问题,综合考虑故暂时不予批复。

  市卫人委另一位知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由于龙岗中医院是公立医院,但是在引入社会资本后,医院的运营项目和方向与公立医院有所出入,“更多的担心是,一个公立医院由一个民营企业来运营后,企业肯定是要赚钱的,而把国家的资源拿去让民营企业赚钱这肯定不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能否维持很让人担忧。”而不少市民则对政府收回龙岗中医院大声叫好,认为将大大缓解十分紧张的医疗资源。与此同时,业界关注的产业升级医疗配套环境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而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在龙岗中医院运行起来后,确保其公益医疗卫生服务前提下,不排除继续探索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对于合办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担忧在港大深圳医院也存在。据了解,国内公立医院为了维持公益性,营利性项目不能超过10%,而港大深圳医院自己设计的赢利模式是,用30%—40%特需服务来维持其60%的基本医疗服务。对此,廖新波在其微博中也表示,“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公私合营’,用40%的VIP服务来维持其60%公益性,可维持否?”他在博客中也指出,当前对公立医院服务的支付制度,过于市场化,必然导致唯利是图。“港大深圳医院以比例颇大的特需服务反哺医院运营的路径,正有重回旧路之嫌。”而能否维持医院的公益性也成为官民合办医疗成功的重要制约因素。

  不同于其他两个医院,龙珠医院是一个营利性的医院,尽管政府和社会资本达成了合作,但是这个合作却是失败的。深圳市卫人委规财处副处长严吉祥说,龙珠医院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一个方面是医院在专科发展方面对市场估计的不足,医院选择做肿瘤专科医院,但是市民对社会办医院的肿瘤专科还是缺乏信任,“深圳社会办成功的专科医院主要是妇儿科、妇科、美容、男科等,像这种与生死相关的疾病基本上不会去社会医院。”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医院投资方的关系复杂,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办医而是为了赚钱,对医疗公益的投入不足,“尽管是一个民营医院,但是也要热心于医疗事业,讲究社会公益。”

  □出路

  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后盾

  在三个官民合办医疗的样本中,一个成了泡沫,一个失败,另一个前途未卜。尽管如此,社会资本进入深圳医疗市场,尤其是政府公立医疗项目的探索还在继续。

  鼓励社会资本打开医疗市场已经成为深圳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严吉祥告诉记者,由于深圳医疗资源的不足,在“十一五”期间,深圳在原特区内外规划了一批医疗机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目前已经有一批项目完成。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十一五”规划项目的建设,同时作为查漏补缺,深圳在原特区外又新布局了7家综合性三级医院和1家儿童医院,包括平湖、民治、沙井、华为中心区等,以及在民治和龙华筹建的两家市级儿童医院。初步计划是,除了1—2家由政府建设外,准备拿出5—8家向社会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而参与的形式是可以与政府合办,也可以独资建设,“至于医院是姓‘公’还是姓‘私’,都还没有预设方向,一切还要看市场反应,也还在积极探索。”严吉祥透露,未来官民合办民营医疗机构更多的可能是采用“招拍挂”的形式,国土部门在向民营资本拍卖土地的时候,会对医疗项目用地进行优惠,这也将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

  而对于未来社会资本办医的引进,深圳卫人委也有一个初步意向,“由于办的都是三级医院,引进的门槛会比较高,不仅要有雄厚的资金,还要有国家级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严吉祥说,目前深圳社会办医院数量不少,总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因此,未来的目标是要引进社会资本办有规模、高档次的三级医院。据悉,参照与香港大学合作模式,深圳将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合办肿瘤医院,与南华大学合办新安医院。

  无论是姓“公”还是姓“私”,官民合办医院又将如何维持医院的公益性?不会成为另一个龙岗中医院或龙珠医院呢?严吉祥透露,目前,由深圳医改办牵头正在起草扶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文件,里面就谈到对民营医院的补助,包括财政、税收、土地和用人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他指出,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是不公平的,深圳将试图通过政府给民营医院的发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这样才有利益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运营。

  官民合办医疗该如何走才能更顺畅?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龙岗中医院尝试公立民办改革在深圳已经不是首例,此前在南山、罗湖等地也曾有过不成功的案例,一家医院在改革进行不下去时后来就消失了。“这种改革失败案例带来的教训就是一要依靠政府强有力的资金和信誉保证,二是后期的监管很重要。只有强有力的资金和政府的监管才能保障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