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6月8日消息:持续发酵的台湾塑化剂事件不断刺激消费者的神经。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新发现的涉塑产品包括运动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等类型。此外,因为掺用有塑化剂的香料制作面包,台湾烘焙糕饼业也卷入了这场风波。
随着台湾问题食品风波的扩散,相关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记者从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从5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起,该局就构筑起江苏境内进口饮料食品监管“三道防线”,一是凡“黑名单”商品一律暂停进口;二是对来自台湾地区的其它食品实施批批检验;三是对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产品,如可能用到台湾关联食品地区的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检测。
省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省正结合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动,对餐饮环节的塑化剂添加行为进行严查。
尽管如此,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普通消费者还是心存疑虑。
“进口糕饼、国内同类饮料中到底含不含塑化剂,谁也说不清,况且我国以前一直没有开展此类检测,没有相应的标准,我们普通消费者还是不碰为好。”正在南京汉中门大街一家面包房购买面包的杨先生说。记者注意到,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事实上,多个商家都表示,他们销售的本土生产的糕点、面包、蛋糕,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期间销量明显好于去年,也好于台湾塑化剂危机发生前。记者从南京几家超市获悉,多种运动饮料因受塑化剂风波影响而销量锐减,矿泉水、纯净水销量则有所增加。不少消费者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其为喝“说不清的饮料”担心吊胆,不如放心地喝本土生产、自己认可的水。
塑化剂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塑化剂会不会发生迁移?这一段时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南京农业大学有关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油脂类固体食品、油脂类液体、非油脂类蔬菜水果等14种食品中检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有69%左右高于欧洲规定的每天0.3毫克/千克体重的标准,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被检食品中有较大的迁移。
6月6日晚,卫生部官网发布消息,指出塑化剂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邻苯二甲酸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专家表示,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邻苯二甲酸酯是安全的。
“首先要向百姓说明的是,"有毒"与"危害"这是两个概念。”省疾控中心毒理与功能评价所所长王民生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有毒物质很多,但并不一定都对人体造成危害,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广大百姓不必谈毒色变。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属环境荷尔蒙,只有大剂量摄入,才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
省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虽然尚未对餐饮环节的塑化剂添加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但消费者不必恐慌。“塑化剂一般用于饮料等食品产品生产环节,餐饮环节使用该物质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孙蕾 仲崇山 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