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新闻专题医保

太仓公私合作伙伴模式 实现医保“政企双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是指公共部门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同时,为私人部门带来利益。这种模式既保留了政府对公共部门的控制权,又鼓励私人部门在公共领域投入资源,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据了解,PPP模式在我国的实践以太仓地区......

点击显示 收起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是指公共部门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同时,为私人部门带来利益。这种模式既保留了政府对公共部门的控制权,又鼓励私人部门在公共领域投入资源,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据了解,PPP模式在我国的实践以太仓地区最具有代表性。

  双方约定盈亏共担

  2011年7月,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公开招投标,以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与人保健康苏州中心支公司签订“社会医疗保险大病住院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双方合作为参保人员提供住院大额自负医疗费用的补偿。该项目按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账户每人每年5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包括城镇非职工居民和农村居民)账户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计算,由太仓市社会医疗保险结余资金统一支付保费。补偿起付线为1万元,分段结报,比例为53%~82%,自付费用越多,结报比例越高,结报总额上不封顶。同时规定使用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范围的药品、超过社保限量限价规定的人工器官等10项内容,不在大病住院补充医疗保险补偿的范围内。

  监管部门认为,太仓项目PPP模式所带来的特点,一是双方约定盈亏共担机制。基金出现较大亏损时,政府通过第二年费率浮动避免公司出现持续大额亏损。若基金当年出现结余,结余部分的50%返还医保基金;二是双方建立“医保住医院代表”制度、医院巡查制度。政府部门授权保险公司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巡查,并对巡查发现问题进行处罚,降低医院不合作风险。而保险公司人员则在医院一线开展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并向社保部门报告,以降低政府部门经常存在的“人情困境”和“道德风险”。

  从实施效果来看,《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已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该项目花费2160万元,为太仓市社会医疗保险近52万名参保人提供保障,参保率达99%,实现了对参加太仓社会医疗保险人群的全覆盖。截至2012年3月底,共有1919人受益,累计赔偿金额1060万元,参保人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个人负担费用/住院总费用)从项目实施前的38.59%降低为29.11%。

  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参保人个人负担比例从32.16%降低为25.02%,非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个人负担比例从48.26%降低为35.05%,两类参保人群医保保障差异由补偿前的16.1个百分点,下降为10.03个百分点。另外,也实现了医保待遇从普惠型向特惠型的转型升级。

  政企合作双赢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PPP模式则实现了项目低成本运作。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下,保险公司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从目前测算结果看,包括人力、固定设备、办公费用在内的成本投入预计为65万元。该项目为承办公司带来2000余万元保费收入,预计全年赔付率为88.45%,能实现保本微利,扭转了过去参与补充医疗保险长期亏损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运作为支撑的专业化经营模式。

  “要在尊重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这是太仓模式得以成功的最为重要的经验之一。”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在现行医保体系中,政府依然是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其公信力和权威性保障了医保筹资行为顺利实施,其行政权力和财政投入确保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公平,“因此,政府在资金筹集、管理、监督和经办服务中都应发挥主导作用,这是PPP模式在我国医保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商业保险要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政府开展合作,弥补因政府职能缺失而引起的公共服务无法有效供给的缺陷,为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发挥作用。”

作者: 2012-9-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