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新闻专题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

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鸟类传染人类可采取新方式

来源:生命科学专辑
摘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鸟类传染人类采用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警示人类,该病毒已出现一种以上的跨越种属屏障的方式。在12月15日出版的美国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中的一份报道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之前所发现的流感病毒突变株有所不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聚合酶(polyme......

点击显示 收起

2009  年甲型H1N1  流感病毒经鸟类传染人类采用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警示人类,该病毒已出现一种以上的跨越种属屏障的方式。在12  月15  日出版的美国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中的一份报道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之前所发现的流感病毒突变株有所不同,甲型H1N1  流感病毒核酸聚合酶(polymerase)在第二个亚基上有两种不寻常的变异。

以往禽流感病毒株在传染给人类时,禽流感病毒核酸聚合酶基因都会在特定位点发生突变,从而使流感病毒聚合酶可以在人体内有效作用。2009  年甲型H1N1  流感病毒保留了禽流感病毒的聚合酶基因,但通过病毒聚合酶基因的两个不同位点的突变,同样可以抑制人体细胞阻止禽类聚合酶作用的能力。这种突变株与1918  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1957  年亚洲流感大流行,以及1968  年香港大流行时期发生的流感病毒突变株都不相同。研究人员表示,该发现也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找到更有效的抗病毒疗法。

所有可进入人体并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毒株都在禽类核酸聚合酶第二个亚单位的基因上发生突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Jennifer  Doudnam  等在2008  年曾撰文指出,人体细胞能阻止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的3  个亚基装配成具有功能的聚合酶。但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第二个亚基第627位的单个氨基酸突变即可阻断人体细胞的阻止作用,从而允许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复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的博士后Andrew  Mehle  称,当看到可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复制的甲型H1N1  流感病毒也有一个似乎来自禽流感病毒的聚合酶时,他们非常震惊。因为该蛋白本应无法在人体细胞中很好的发挥作用,因此推测该聚合酶中的其他基因突变似乎补偿并允许该酶继续发挥作用。

Mehle  和Doudna  最新研究发现,甲型H1N1  流感病毒在第二个亚基上有两种不寻常的变异:第590  位的丝氨酸和第591  位的精氨酸(这一组合在猪流感病毒中最为常见)。但两个突变具有与第627  位突变相同的影响,从而允许该聚合酶三个亚基在人体细胞中装配并发挥作用。

Mehle  指出,除了这种点突变,流感病毒也可以将三种不同来源亚基混合搭配。无论是1957  年还是1968  年的大流行流感病毒都含有来自禽类的第一个亚基和来自人类的另外两个亚基组成的聚合酶。2009  年甲型H1N1  流感病毒的第一个亚基来自人源病毒核酸聚合酶,但第二、第三亚基都来自禽源病毒核酸聚合酶。所以,理论上可以推测,禽源病毒核酸聚合酶第二个亚基需要某种突变,才能转变为类似的人源核酸聚合酶亚基。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种此前未曾报道的流感病毒增强病毒毒性的方式。当一个特定的人类亚基被组成禽类聚合酶的三种亚基中的任一种所取代时,该新的组合蛋白将使该聚合酶在人类细胞中的作用更加有效。研究人员建议,在世界范围内流感传播的监测过程中,对新变异流感病毒的寻找应关注核酸聚合酶亚基的重组,因为后者预示着甲型H1N1  流感病毒致病性的进一步增强。



王  玥  编译自: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12/091208153445.htm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