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关爱老人

老年人饮水的五个“良辰吉时”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摘要:1.睡前研究表明,老年人晚间睡前不饮水,可导致血浆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聚能力亢进,从而可促进体内血栓形成。而对于老年人或患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间睡前饮杯水,则可以预防致死性梗塞。不少老年人不习惯睡前饮水,是怕夜间起床排尿。其实,老年人膀胱萎缩,容量减少,不饮水照样也要起床排尿。...

点击显示 收起

  1.睡前

  研究表明,老年人晚间睡前不饮水,可导致血浆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聚能力亢进,从而可促进体内血栓形成。而对于老年人或患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间睡前饮杯水,则可以预防致死性梗塞。

  不少老年人不习惯睡前饮水,是怕夜间起床排尿。其实,老年人膀胱萎缩,容量减少,不饮水照样也要起床排尿。

  2.半夜

  老年人由于肾脏收缩功能减退,夜间尿多,很容易导致体内缺水,易使血液黏稠,心脑血流阻力加大,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因血管内膜发生变化,血液黏滞性偏高,易形成缺血性脑中风,夜间缺水更加大了这种危险。因而,老人半夜饮水很重要。

  3.起床后

  老年人在夜间睡眠时,因排尿、出汗、呼吸,使体内相对缺水,导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机体代谢物积存。

  所以,早晨起床以后,应当先空腹喝一杯白开水或茶水,既可及时补充水分,又可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对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大有好处,有预防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疾患发生的作用。

  4.跑步前    饮水后跑跑步,水分可使胃肠道保持清洁,还有助于肝脏的解毒以及肾、内分泌功能的改善,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咽喉炎、关节炎和某些皮肤病。

  5.用餐前后

  有的老年人认为,饭前饭后饮水会冲淡唾液、胃液,削弱它们的消化作用。

  其实,用餐前后喝点水不仅不会削弱消化,反而会帮助消化,只是喝水一定要少、速度一定要慢,并切忌喝冰水。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