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关爱老人

足跟痛的防治

来源:保健时报
摘要:足跟痛,也称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体型肥胖更易患此病。它包括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囊炎、跟骨骨刺等疾病。本病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多发于一侧,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以行走、站立时明显,部分患者踏地时局部有刺痛感,患处不红不肿......

点击显示 收起

  足跟痛,也称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体型肥胖更易患此病。它包括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囊炎、跟骨骨刺等疾病。本病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多发于一侧,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以行走、站立时明显,部分患者踏地时局部有刺痛感,患处不红不肿,在跟部前方偏内侧常有局限性压痛,50%以上患者跟骨摄片有骨刺存在,其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中老年人常有足跟部软组织萎缩和组织功能退化,若足跟长期负荷过重会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当骨质增生、跟骨骨刺形成时,反复挤压和刺激可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
  足跟痛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影响人们的行动和生活质量,提醒中老年朋友及早作好防护,远离足跟痛。    
  1.鞋靴适宜
  外出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靴,在家应穿富有弹性的拖鞋。买鞋时挑选鞋底厚、但不能太软的鞋,鞋跟部要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尽量使用软的鞋垫,如硅胶制成的跟骨垫,并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足跟韧带的张力,以保护足跟。
  2.避免外伤
  时刻注意不让足跟受到外力侵害,不让足跟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取改变站姿的方法,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过大的力量。如果发现脚跟疼痛,就应该及时休息。
  3.注意补钙        
  中老年人应进食含有充足钙质的食品,并多晒太阳,防止骨质疏松和跟骨骨刺的生成。
  4.坚持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如步行、慢跑或骑车,以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足跟部周围组织的退行性改变。
  5.热水浴足
  天气转冷时要注意足部保暖,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每晚泡泡脚。热水浴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无菌性炎症反应。
  足跟痛一旦发生,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包括口服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以及物理疗法,但见效慢,疗效差,易复发。下面介绍几种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对患足跟痛的朋友会有帮助。
  1.食醋疗法
  选用食醋(以陈醋为宜)适量,加热后将患者足跟浸泡30~4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每次浸泡前最好先用质地较硬的物品敲击痛处局部20~30次,力量由小渐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此法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患者,对急性发作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2.中药鞋垫疗法
  将中药怀牛膝、川草乌、骨碎补各等份研细末混匀置于细布袋中,每袋25克左右,做3~5个备用。治疗时将药袋放在鞋内,直接与痛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可以再用2~3次。此法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或病程较长的患者,一般1周后症状可以明显缓解。
  3.中药熏洗浸泡疗法
  中药伸筋草25克、透骨草25克、威灵仙30克、杜仲30克。使用方法:取上药加水适量,煮沸10分钟后,倒入洗脚盆中,随即往药液中倒入食醋、白酒各15毫升左右。熏洗浸泡前,须先敲击痛处,再让药物的蒸汽熏蒸足跟,待药液温度减低到能耐受时,将患足放入药液中浸泡。每天1~2次,每剂药可重复使用2—3天,连用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获得临床治愈。
作者: 2010-3-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