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养生保健四季保健春季防病

春季气管炎高发 养生预防很重要

来源:食品科技网
摘要:春季天气极其不稳定,气温起伏大,变化突然,加上过敏原细菌感染等增多,春季自然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春季慢支患者病情发作,常常咳嗽不断,此时除了及时治疗外,还应全面的做好生活预防调理工作。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气喘等。春季日常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随时增减衣物,预防疾病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春季天气极其不稳定,气温起伏大,变化突然,加上过敏原细菌感染等增多,春季自然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春季慢支患者病情发作,常常咳嗽不断,此时除了及时治疗外,还应全面的做好生活预防调理工作。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气喘等。除应尽早治疗,服用中、西药物及做好护理外,采用饮食疗法也有辅助疗效。

    春季日常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随时增减衣物,预防疾病发生。保持适宜的居室温度(12℃或以上)、湿度(40%~70%),并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还需注意营养,以易消化、高营养食物为主,少食多药。春天气候变化大,雨水多,湿气重,气温忽高忽低,老人、孩子、体弱的人身体状况受天气影响最大,稍不留神就患病了。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发烧、头痛等,过程一般3~5天。一旦出现高烧或剧烈咳嗽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医。尤其是在初愈不久,要避免着凉。


  在哪些条件下,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呢?

  营养条件

  营养条件差,蛋白质(肉、蛋、鱼、豆制品)摄入不足,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低,结果造成抵抗微生物的抗体形成少,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低。也就是说免疫力会降低,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

  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及维生素D,使呼吸道抵抗力低,也容易患支气管炎。 所以,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发展中国家可能比发达国家高,这是由于穷国人民营养条件不如富国人民的缘故。

  居住条件

  住房拥挤,冬天取暖条件差,开窗通风少的居民,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可能较高。因为如果同一房间内的一个人患了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这个人在咳嗽时,致病的微生物可能通过飞沫污染空气,传染给周围的人。这是居室拥挤、开窗通气较少的居民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与致病因子(如吸烟、微生物感染和空气污染物)的接触时间也越长;年龄越大,肺功能越日益减退,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也逐渐减弱,全身对微生物的免疫力也日渐降低。譬如说,年轻时偶尔感冒,即使不去治疗,只要多休息,多饮水,几天后也就自然痊愈了。而老年人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时,若不及时应用抗生素,几天后,咳出的痰就可能由白色变成黄色,这表示感染已延及下呼吸道,发生了急性支气管炎,甚至是肺炎了。

  全国慢支普查中也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支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14岁及以上人群的慢支平均患病率是4%;而50岁以上人群就升高到13%了。

  气象条件

  气温越低,慢支的患病率也越高。每年10月后到次年3月气温最低,患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可能也越大。北方的天气比南方寒冷,所以北方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南方地区要高。

  日夜温度差别越大,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也越高,譬如在山区,日夜温差大,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比平原地区高。取暖条件差或无取暖条件的地区(如四川省一些地区),虽然冬天气候不如北方冷,但室内温度有时比室外还低,居民容易患支气管炎。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可以相对地较高。


   那么春季支气管炎要对那些食品谨慎呢?春天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在饮食上,不宜食用“发”的食品。

  1、羊肉:对阴虚火旺者及热病、传染病患者来说,春季食用羊肉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必须搭配一些冬瓜、丝瓜等凉性食物。

  2、猪头肉:春季食用猪头肉有可能会诱发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等旧病,还会出现头晕、胸闷、肢体及面目浮肿等症状。

  3、韭菜:体内阴虚有热或患疮疡、眼疾者,食用韭菜会加重病情,令人神昏目暗。


  4、香椿:曾患过荨麻疹、丹毒、湿疹、中风、惊风、痹症等疾病的人,食用香椿容易使旧病复发。

  5、竹笋:春季正是冬笋、春笋相继上市的时节,笋味鲜美,人多喜食。但它性寒,滑利耗气。常见食笋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哮喘的复发。

  6、鸡肉:鸡能动风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导致迁、慢性肝炎及高血压等病的复发。


    了解到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原因后,生活中防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耐寒锻炼,试试冷水洗脸

  疾病的长期折磨会使老慢支患者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患者首先要加强耐寒锻炼。坚持早晚用冷水洗脸或擦四肢。洗脸以后可用手摩擦头和面部,每次5~6分钟,可增强上呼吸道的抗寒能力和个人体质。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

  二、开窗换气,室内保持空气湿润

  据测定,不常开窗换气的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总数可多达9000~15000个,而经常通风换气的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只有1500~4000个。古方专家提醒: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是预防老慢支复发的重要措施。室内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时,必须适当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措施有洒水、室内晾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等),使空气湿度达到60%左右。


  三、防寒保暖,别让感冒露头

    感冒是百病之源,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老慢支复发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必须注意起居有律,做到早睡早起,不要过度疲劳。做好防寒保暖,遇到气候骤变时,及时添衣,严防受凉。春季倒寒潮来时最好不外出,以减少不利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可定期进行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注射,减少感冒发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四、预防过敏,少吃鱼虾发物

    避免有害粉尘和气体的刺激。空气中有些粉尘和气体能引起支气管炎发作,如棉花纤维、发霉的谷物粉尘、含有螨虫排泄物的房尘。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宜戴口罩,扫地宜用潮湿拖把等。过敏体质的人更应注意远离过敏原,饮食上少吃鱼类,尤其是带鱼、黄鱼,还有虾、蟹等,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


    五、病情严重,及时就医

    老慢支急性发作出现痰多、气喘等急症时,可在中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草药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在家中吸氧,防止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并尽快到当地中医院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西药主要是控制感染及改善症状,长期应用较易出现依赖性及耐药性,中医中药治疗,可完全避免耐药性、依赖性的弊端,根据人们体质、地域甚至当时的时令来辨证施治,确定详细、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强,见效更迅速有效减少和杜绝复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 2011-4-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