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

《吕氏春秋》里的养生观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吕氏春秋》一书是秦朝吕不韦召集宾客集体创作的,他编写这部书的主导思想是:网罗百家学说。虽然说它是理论著作,但自始至终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重视人权,爱护生命,提倡养生,其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依然值得今人参考、借鉴。以人为本,爱护生命书中关于生命与养生的内容,除《本生》《重己》《贵生》等专题写......

点击显示 收起

  《吕氏春秋》一书是秦朝吕不韦召集宾客集体创作的,他编写这部书的主导思想是:“网罗百家学说”。本书大约成书于秦始皇8年,即公元前239年。它“兼儒墨,合名法”综合诸子百家理论观点。虽然说它是理论著作,但自始至终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重视人权,爱护生命,提倡养生,其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依然值得今人参考、借鉴。
  以人为本,爱护生命
  书中关于生命与养生的内容,除《本生》《重己》《贵生》等专题写养生的外,其养生的主张和经验也散见于其他篇章里。《本生》原本是阴阳家的学说,其本意就是养生与延年益寿;《重己》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爱惜生命,尊重人权。《贵生》讲的是养生方面的具体内容。概括性地说,就是对生命和人权的尊重,甚至于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人本思想,这和养生延寿基于同一出发点。
    关于生命,《吕氏春秋》有“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全生就是保全生命,爱护生命,顺应生命的规律。亏生是生命的天性 受到压抑和损伤,迫生的意思是苟且偷生地活着,那样活着还不如死去。因为在顺序上把迫生放在了死的后边,寓意“生不如死”,也说明了作者的本意。顺应生命的天性活着就应该受到尊重,享有尊严,有所作为,不能混日子,要有理想有追求。但同时又说,也不能不顾生命的极限和健康去过分追求个人的欲望。世界上的人不论贵贱贫富都在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和幸福而活着,但不能不顾个人的能力和体力勉强去做做不到的事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不要盲目地去“超越生命的极限”。要掌握分寸有个度,要节制欲望。“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故圣人必先适欲”,作者反复强调适欲,即“欲不可无,亦不可纵”。
    享受和逸乐也要适度
    《吕氏春秋》书里说“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对于感官和物质的享受不能随心所欲,要看对生命和健康是有害还是有利。特别告诫那些富贵人家,不能因为有条件就放纵七情六欲,尽情声色。吃穿住行都要有度,过分沉迷追求一时之快乐往往伤及生命和健康。举例说,富贵人家有条件,动不动就坐车骑马,懒于行动,舒服是舒服,可结果是“招蹶之机”(招之足病)一;“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吃喝着高兴,但那是“烂肠之食”,伤肠胃,有害身体;“靡曼皓齿,郑卫之音”二奶三陪玩得高兴,但那是“伐性 之斧”,消磨意志,伤害身体还是犯罪之始…… 意思很明白“故圣人必先适欲”,就是得悠着点。“所谓重生着六欲皆得其宜也”,一句话,七情六欲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有个度。
    享受生命,活到尽头
    在《吕氏春秋》这本书里有一章《尽数》,意即活到生命的尽头,享受天年,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养生,养生就是抵御外界的一切不利因素的侵害,纠正生命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时刻矫正过与不及。如五味过则伤身,七情过之则伤及神志与精神,而自然界的风、寒、暑、湿、葆过之则伤精气。即“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内固本,外御邪,养生全生之道。
    可贵的是它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生命是形体和精神的统一,用于养生就要形动神静,强调运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所以只有运动才能健康长寿,“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郁”,生命过程是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只有“弃旧纳新”才能“肌肉腠理畅通”,才能更新精气,驱尽邪气,才能活到“尽数”;但强调形动的同时又要神静,心境平和、恬淡就能“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侵”。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在静的时候,脑电波有节律,自身的能量消耗少,心脏跳动、肌肉松弛、呼吸平稳缓和,各器官的生理均衡,生命的能量积蓄充足,自然健康长寿,享受天年,活到《尽数》。
    《吕氏春秋》论养生还特别指出,饮食要清淡,定时定量,不要过饥过饱,有病要及时医治,不要相信巫医,更反对卜筮迷信、求神问鬼,这在那个时代是十分可贵的。由于时代的限制,其中也有些观点和作法不符合现代科学,应该有批判地学习接受。
作者: 王济宪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